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336


2024年1月
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加快建设浙江特色现代化城市
在省委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6年5月18日)
今天,省委召开城市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认真分析我省城市发展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城市工作,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加快建设浙江特色现代化城市。更 多资料+微信:
一、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明确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主攻方向
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形势、大政方针和主要任务,为我们做好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系列论述,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篇章,是马克思主义城市发展思想与时代特征、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认识飞跃,是我们X“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的理论成果。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把握精神实质,抓好贯彻落实,不断提高城市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要深刻把握城市工作举足轻重的地位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工作和城市工作是各级X委工作的两大阵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三农’工作是全X工作的重中之重,城市工作在X和国家工作全局中举足轻重。”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新的发展时期城市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城市工作举足轻重,是因为我国已经实现了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城市工作对发展全局的引领作用从未如此明显;是因为城市作为我国经济、ZZ、文化、社会活动的中心,城市实力代表国家实力,城市竞争决定国家竞争,城市对国家发展的主导作用从未如此明显;是因为城市作为统筹城乡的主导力量,只有做好城市工作,才能更好解决“三农”问题,城市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拉动作用从未如此明显;是因为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城市管理服务极大影响人民福祉,城市发展质量直接关系群众利益,城市对民生改善的促进作用从未如此明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举足轻重的科学论断,正是对我国当前城市工作客观现实的深刻认识和正确反映。
二要深刻把握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重要论述,是我们X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和群众观在城市工作领域的具体展开。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强调一切为了群众,突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12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人们为什么要向往城市、奔向城市?根本目的就是希望生活得更好、发展得更好。造福百姓、服务百姓,让百姓过上更加富裕的物质生活和富有的精神生活,这就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根本价值所在。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强调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突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民是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的主体。要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只有让全体市民共同参与,把市民和政府的关系从‘你和我’变成‘我们’,从‘要我做’变为‘一起做’,才能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这些论述告诉我们,做好城市工作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
三要深刻把握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目标导向。这是中央对我国城市发展目标的科学定位。“和谐宜居”阐明了城市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理想关系,体现了现代化城市的人居环境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力度改善人居环境,让城市更宜居、人民生活更美好。“富有活力”阐明了城市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理想状态,体现了现代化城市的人类活动属性。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创业创新和共治共管的活力,让城市更富创造力、更具竞争力。“各具特色”阐明了城市发展特点、自然特征、人文特质的理想风貌,体现了现代化城市的美学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特色风貌是城市外在形象和精神内质的有机统一,决定着城市的品味。”这就要求我们,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杜绝千城一面,让城市更具特色、更有品味。
四要深刻把握城市工作“一尊重五统筹”的基本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详细阐述了“一尊重五统筹”的城市工作基本思路,就是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城市工作思想的核心,是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要义。“一尊重五统筹”展现了做好城市工作的大局观。城市是个“巨系统”。做好城市工作,不仅要处理好城市自身规划、建设、管理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处理好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人与物、发展需求与发展动力的关系。“一尊重五统筹”体现了做好城市工作的时代性。城市是文明的载体、凝固的历史,城市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全球化时代的要求,以城市群和都市区为主体参与全球城市体系的竞争合作;顺应科技大变革时代的要求,以科技创新推动城市发展,以城市发展支撑科技创新;顺应生态文明时代的要求,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尊重五统筹”阐明了做好城市工作的方法论。强调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结合,着力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为做好城市工作提供了方法,为建设现代化城市指明了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源于实践、指导实践。2006年,他在浙江工作期间就主持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在全国率先提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十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发展思路一脉相承,发展举措不断深化,取得了显著成绩。这十年,是我省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城市作用显著增强的十年;是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城市功能逐步完善的十年;是城乡发展加快融合、一体化水平明显提升的十年,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处在全国前列。特别是X的十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