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390


2024年1月
在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组工干部需要坚守的十四种理念
(2017年2月8日)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理念引领观念,观念引导行动。任何工作的推进,都必须经历一个从理念到观念、从观念到行动、从行动到效果的过程,都必须经历一个质量互变、螺旋上升、久久为功的转化过程。做工作、当干部,解决好理念问题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及平时思考,总结归纳出14种理念,与广大组工干部共勉。
第一,组织部门是X的ZZ机关,组织工作是X的ZZ工作
任何一个政X实质上都是ZZ性组织,具有鲜明的ZZ主张和ZZ意图。离开了自己的ZZ纲领、ZZ路线、ZZ目标的组织,都不能成其为政X。一个政X不讲ZZ,就等于没有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政权有两种腐败是最致命的,一个是吏治腐败,靠钱开路,靠关系办事,必然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一个是司法腐败,杀人放火无人管、有钱有势横着走,社会就没有底线,也就无公平正义可言。这两种腐败,根子在于一些掌握公权力的人丧失了基本的立场。组织部门是从严治吏的职能部门,其首先是ZZ机关,第一属性是ZZ属性,如果自己不首先做到,要求别人就没有底气和说服力。这就要求组工干部特别讲ZZ、特别纯正、特别纯洁、特别先进,绝不能简单把组织工作理解为是一份换取薪水的职业。如果放弃了这一点,组织工作就会失去立场、迷失方向、丧失价值。讲ZZ,最根本的是坚持X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讲ZZ,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不能光凭朴素的感情,而要靠ZZ上的清醒和坚定;善于从ZZ的高度研究问题,善于站在全X的高度推进工作,在一些事关根本的问题上坚守ZZ信念、站稳ZZ立场、把牢ZZ方向。讲ZZ,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必须体现在组织工作的各个方面,选人用人要突出ZZ标准,基层X建要强化ZZ功能,人才工作要注重ZZ引领,自身建设要凸显ZZ属性。讲ZZ,是一个严肃的ZZ问题,必须克服庸俗化、低俗化、媚俗化的倾向,决不能把那种阿谀奉承、欺上瞒下、溜须拍马、无原则的“听话”“会来事”等当作讲ZZ。
第二,组织路线是为ZZ路线服务的,组织工作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ZZ路线的实现,有赖于组织路线的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ZZ路线是X的纲领的具体体现,是X的历史任务和每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也是X的工作大局。“做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就组工干部而言,这个“东”,就是我们的X。如果只谈ZZ路线,不谈具体工作,就会成为“空头ZZ家”;如果只谈实际工作,不谈ZZ路线,就会成为迷失方向的“事务主义者”。组织路线服务ZZ路线,必须站位要高,主动了解大局,自觉服从大局,有效服务大局,做到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组织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使组织工作始终与X委中心工作同频共振;融入要深,立足职能,聚焦主业,专司其职,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精准对接,深度融合,优化配置组织资源,有效发挥组织优势,使组织工作与X委大局贴得更紧、融得更深;落点要实,狠抓落实、善抓落实,提高执行力,强化实效性,突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强化问题导向和短板意识,在“准”和“实”上下功夫,在立足当下和着眼长远上下功夫,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
第三,稳中求进是组织工作的总基调和方法论
稳中求进是一种良性状态。“稳”与“进”有着内在联系,“稳”是基础、是前提,是发展的底线,是进步的基石,行稳才能致远;“进”是目的、是任务,是改革大势,只有积极进、主动进、持续进,才能为“稳”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稳”不是消极等待、无所作为,一味求稳未必得之,前进是最好的坚守;“进”不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盲目冒进会不进反退,甚至会犯方向性错误。组织工作ZZ性、政策性、导向性很强,牵一发而动全身。稳中求进,要坚持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养成学习之风、研究之风,立足组织工作看组织工作、跳出组织工作看组织工作。不学习、不研究,原因就是作风漂浮,对工作不用心。当干部每天都得花时间学习和思考、研究问题。方向要把准,对于坚持什么、不坚持什么要特别清楚,要遵循规律,要遵守纪律规矩,凡是涉及ZZ方向、重大原则和根本性制度,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稳扎稳打。比如,X管干部原则、X管人才原则、任人唯贤路线、德才兼备标准、民主集中制原则、“三会一课”制度等,都必须长期坚持好。标准要提升,方向定了,导向明了,工作的标准就要相应提升。无论是干部工作、基层X建、人才工作还是自身建设,都要鲜明地体现“提升”这个标准,决不能满足于一般化、过得去,在原地打转转。特别是要避免“新官不理旧账”,新的领导班子既要接过权力,也要接过责任,还要接过思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一锤接着一锤敲,在既定思路和原有基础上再发力、再提升。力度要加大。必须把精力扭到真抓实干上来,把力气花到狠抓落实上去,咬定青山不放松,锁定目标抓到底,撸起袖子加油干,决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观望、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和一抓到底的工作劲头。
第四,组工干部最大的德是公道正派、最大的才是识人用人
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人们常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才无德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为什么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最大的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人真正做到了公道正派,其他的都变得简单了。”对组工干部来说,公道正派既是X性的要求,也是职业道德的要求。衡量一个组工干部是否合格,首先要看是否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这是由组工干部所处的位置决定的。领导干部是X最重要的执政资源,领导干部的选配调整是组织部门最核心的职责之一。这就要求组工干部必须很公道、很正派、不信邪、不怕得罪人。公道正派,就是不能刻意把自己的名利看得过重,一刻意就扭曲,就会刻意去处理各种关系,迎合、讨好巴结别人,丧失原则。心底无私天地宽,一心一意抓好本职工作,才是一个优秀的组织部长。干部不好当,组工干部更不好当,当干部就是一种责任,而不是一种享受,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一定会出偏差。同时,必须看到,我们X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干部培养的周期长、成本高。组织部门既要会算ZZ账,也要会算经济账,最大限度地盘活用好我们X的核心执政资源。为什么识人用人是组工干部最大的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识人用人是组织部门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一项基本功。人识准了、用好了,X和国家的事业才会有可靠的干部和人才基础。”识人关键是要“精准”,就是把人考准考实。用人关键是要“科学”,不是“有退下来的就补上一个”这么简单。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一定要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事择人。每使用一个干部,都要立足于干部工作格局、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来考虑,注意了解把握一个领导班子的主责主业是什么、工作运转得怎么样、事业发展趋势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等。不能简单看学过什么、专业对不对口,也不能说该轮到谁了,更不能搞照顾性提拔、因人设岗。有些干部自我感觉太好,没有自我认知,这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要善于经常性、多渠道、多层次了解干部,通过认识、熟悉、比较、观察、倾听、分析,在面对面接触中形成对干部直观的、鲜活的印象,着力提高识人的分辨率和透视度。一定要把“研究人”与“研究事”统一起来,人随事转、以事为先,事业需要什么人就配什么人、岗位缺什么人就补什么人,做到知事识人、人事相宜、人岗相适。
第五,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干部
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我们识人察人的根本方法。“全面”就是要用宽广的眼光看,既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