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770


2024年1月
在全县“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暨“干部结穷亲”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
(2013年)
时近年底,正是各项工作总结交账和新年工作谋划起步的重要时间。今天我们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全县的大会,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一是贯彻落实省州“三万”活动会议精神,对“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进行安排;二是进一步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对干部“结穷亲”活动进行动员;三是对当前工作作安排。刚才刘冰县长就这两项活动讲了很好的意见,下面,我就如何抓好落实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三万活动”要办实事、见实效
“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是省委的重要部署,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中央、省委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深入和延续,既是ZZ任务,也是民生任务,更是发展任务。必须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设计要合理。要实事求是,本着实用的原则,不贪大求洋,着眼于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和农田灌溉的需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对需要整治的堰塘,哪怕是小堰塘都要合理设计,一塘一方案、一塘一建档。既要保证实用的需要,又要节约投资成本,不能因为投资问题搞成半拉子工程。
质量要过硬。要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期。水利部门要搞好技术指导和技术人员培训,乡镇技术人员要现场指导。要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既让群众积极参与建设,也让群众加强监督,不能让老百姓认为我们是搞形式,挖的塘、整的堰要有水装、能装水、水能用。刚才刘冰县长就这个问题讲得很到位,相信你们下去后肯定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要提前做好前期工作,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前不久,县人代会时有位清太坪农民代表说,他们村的烟水配套工程建的水池,白天只能装太阳,晚上只能装月亮,成了名副其实的摆设。我不知道他说的是否完全属实,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是否还有补救的余地?希望大家在本次“三万”活动中一定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把质量关,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要尽最大努力把这项德政工程、民生工程办好、办实,切切实实让广大农民感受到惠农政策的优越性。
责任要落实。乡镇、村是具体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管护主体,谁受益谁建设谁管理;各工作组负责具体组织协调、筹措资金、争取项目、监督项目的实施;水利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县乡领导小组要加强督办检查。要注重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昨天全省的会上,昌尔副书记讲了这样一个典型例子。宜都市姚家店村78岁老人到现场参加挖堰塘,昌尔书记到现场看到这种情况后,说您完全可以不用来参加,在家休息就可以了。可是老人说他家有劳力的人都在外打工,家里就他一个人,而且是他们家受益的事情,所以他必须参加。我们巴东的工作做到这种状态,就到位了。更多资料+微 信:
管护要到位。要确保建好的堰塘长期发挥作用,就必须加强管护。各乡镇、村要借鉴全省推广的宜都经验,探索建立专人直管、中心监管、协会共管、X员联管、业主自管等管护机制,明确责任人和管护责任,管好水利设施。鸿忠书记昨天在会上说“踏破铁鞋无觅处,成功经验在宜都”。办公室已将宜都的经验材料传到各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