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0112


2024年1月
在全市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4年6月24日)
同志们:
在第24个全国土地日即将来临之际,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全市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推进会,学习贯彻省、无锡市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市新一轮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很有意义,非常必要。刚才,蒋局长通报了全市节约集约用地及统筹红区指标工作情况;吴市长传达了省、无锡市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和最新要求;高新区、临港开发区、璜土、青阳、新桥等单位分别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相关企业与属地政府签订了盘活存量土地的协议,非常值得面上推广学习。
今年以来,市国土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相统一,勇挑重担、积极作为,在保障经济发展、助推城市建设、保护土地资源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全市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总结了一下,主要体现在“三个新”:一是保障发展体现新作为。面对日益紧张的土地供需形势,国土部门不等不靠、谋划在先、工作在前,积极对上争取,拓宽用地渠道,江阴每年分配的计划指标和争取的用地指标在全省县级市中一直名列前茅,去年我市争取计划外用地指标5570亩,实际新批8195亩,有效化解了用地制约、保障了建设发展。二是资源保护实现新成效。在保证全市耕地红线不突破、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的基础上,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通过推进园区“腾笼换鸟”、城区企业“退二进三”,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向重点园区、优势产业、重大项目倾斜,加速产业优化提升,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全市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6%左右,2013年达到45.7万元/亩,位居全省前列。三是服务管理迈上新水平。严格土地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积极维护被征地群众合法权益,我市用地环境稳定和谐,每年都顺利通过全国卫片执法检查,连续7年荣获省土地执法模范县(市),特别是“节约集约用地十八法”等经验受到广泛赞誉,已在全国推广。总之,市委、市政府对国土部门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是非常满意的。借此机会,就进一步做好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我简单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发展形势,切实增强节约集约用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中央、省市越来越重视土地问题,X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完善资源节约集约制度,健全土地、能源等节约集约使用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对于江阴来说,人多地少、开发强度过高,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理应成为国土部门开展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理应成为全市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追求和普遍共识。从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看,目前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63万人,而且每年都有一定增长,这些增加的人口需要解决居住、生活、娱乐、休闲、购物等问题,必将有一定的土地消耗作保障。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建设用地大幅增长,年均增长达1.87万亩。而我市土地开发强度已达到40%,远高于无锡31%、全省20.8%的平均水平。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土地的人口承载率将越来越高,人地矛盾将越来越突出。从江阴发展的用地需求看,根据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到2020年我市用地规划红区指标只剩3.4万亩,总量基本可满足需求,但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由于省对用地指标的分配实行改革,再加上江阴好项目、大项目储备不多,所以对上争取指标难度越来越大,用地指标缺口很大。在当前进入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城市品质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