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0096
2024年1月
在全市千企创新发展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14年4月22日)
同志们:
今天的全市千企创新发展动员大会,是继全市人才强企工作会议后,市委、市政府围绕助推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动员全市上下特别是广大企业,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定信心、勇于开拓,志存高远、矢志创新,为再创我市企业发展的新辉煌构筑强大引擎、注入不竭动力。刚才,省政协吴瑞林副主席作了一场非常精彩的专题报告,主题很鲜明,内涵很丰富,听了深受教育、深受启发。市政府表彰了2013年度工业经济发展先进单位,这些企业在过去一年里克难奋进、逆势增长,在项目投入、市场开拓、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全市的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华西集团、海澜集团、双良集团、远景能源、金一文化、众瀛科技等6家企业作为被表彰企业的代表,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他们虽行业不同、特色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依靠创新开辟新的空间,赢得了市场竞争,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广大企业学习借鉴。
我到江阴主持工作的时间不算长,但经过前阶段的调研,特别是近期教育实践活动中走访结对挂钩企业,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江阴有一支非常优秀的企业家队伍。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在一大批本土优秀企业家的引领下,江阴创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奇迹。在江阴的企业家身上,有许多十分可贵的精神品格,其中最值得充分肯定、最值得大力弘扬的,至少有这么四个方面。一是勇于创业有抱负。我们许多企业家怀着创新业、创大业、创伟业的创业梦想,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凭借“四千四万”的拼搏精神,战胜了一个个常人难以想象的矛盾困难,引领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市场大潮的风雨搏击中创造了令人钦佩的发展业绩。可以说,全市2万多家工业企业、35家上市公司、18家超百亿企业、10家中国500强企业,你们是江阴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和中流砥柱。二是善于发展有本领。无论宏观形势处在高潮还是低潮,无论企业发展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的企业家们咬定发展不动摇,开拓奋进不停步,全力以赴地抓投入、上项目、拓市场、优管理,在创造一个又一个企业发展神话的同时,也推动江阴创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奇迹,确保了江阴经济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三是敢于创新有闯劲。多年来,江阴的广大企业家不甘平庸、不随大流,敢于创新、敢于争先,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称道的发展业绩,有力推进全市经济的转型升级、优化提升。2013年,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占比达2.9%,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4家,95家企业成为285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第一起草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9件,许多方面都走在了全省、全国的前列。四是乐于奉献有胸怀。多年来,我市的广大企业家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支持X委政府工作,踊跃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无论是慈善捐款、扶贫济困,还是关爱职工、保护环境,或者是镇村建设、城市发展,处处都能看到企业家们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的宽广胸襟和热爱江阴、关爱社会的深挚情怀。总之,广大企业家们在创造了丰厚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说,江阴企业家们的精神风貌最集中地展现了“江阴精神”的独特内涵和核心要义。实践充分证明,江阴企业家无愧为全市最为优秀的社会精英、是江阴发展最可信赖的中坚力量。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今天受到表彰的企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广大企业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下面,围绕企业的创新发展,我简要强调三点意见。
一、高度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加快企业创新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工业经济是江阴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如今,江阴的工业经济发展已经走在了一个重要转折阶段,能否顺应形势变化的需要,以创新突破瓶颈、用创新驱动发展,不仅事关企业的兴衰成败,更事关江阴的前途命运。全市上下特别是广大工业企业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以义无反顾的决心和勇气,积极投身到创新发展的洪流中,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优势。
(一)创新发展是企业应对危机、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我们必须认清形势、迅速行动。当前,我们正在经历着改革开放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轮经济调整期,我市许多企业的发展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日子过得非常艰难。这固然与经济大势严峻有关、与国家宏观调控有关、与国内外市场低迷有关,但冷静地分析,更与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品牌影响力不大等内在因素密切相关。我们要认识到,尽管许多行业整体景气不足,但不等于该行业的所有企业都同时衰退;尽管市场竞争的“微利时代”已来临,但不等于所有企业都利润微薄。必须看到,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行业,那些真正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总能找到化危为机的好办法、获得令人羡慕的高利润。从我市来看,无论是坚持技术创新的法尔胜、兴澄,还是积极开展人才创新的华西、扬子江;无论是大胆推动模式创新的海澜、云蝠,还是致力于产品创新的双良、长电,许许多多企业正是依靠持续不断的各类创新,在一次次危机中渡过了难关、站稳了脚跟、实现了发展。总之,创新始终是企业抵御经济“严冬”最好的“棉衣”。希望广大企业以他们为榜样,把创新发展作为应对危机的首选之策、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以创新发展的实际成效,率先走出寒冬、迎来春天。
(二)创新发展是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勇立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