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0076


2024年1月
在上海浦东干部学院的辅导报告:领导者的价值观与方法论
(2014年6月13日,根据录音整理)
非常高兴也十分荣幸,来到浦东干部学院和各位学员一起,作一个交流与分享。
我来自江阴,借这样一个机会,我介绍一下江阴。江阴是江苏省无锡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江阴有户籍人口121万人,常住人口大概200万人左右,市域面积980平方公里,连续十几年是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百强之首。去年,全市实现GDP2706亿元,人均GDP达到2.5万美元,经济总量超过好几个省份,就在江苏也超过好几个省辖市,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48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48亿元,工业销售达到6600亿,三次产业中的一产占1%、二产占56%。江阴的区位条件并不是最好,没有江阴大桥,江阴的交通相对是闭塞的;经济发展基础也不是最好。那江阴为什么能成为全国百强县之首呢?这也是很多人问我的问题。江阴最大的经济发展特点主要有几个方面:一个就是大的企业集团比较多,全市销售超100亿元的企业集团有18家,其中销售在400—500亿的有7家。第二个就是上市公司多,“江阴板块”全国有名,我市有35个上市公司、36只股票,同时这些大的企业集团基本都是本地的草根企业,这也是江阴与其它经济较发达地区所不同的。那江阴为什么能创造这么多奇迹呢?我去了之后,觉得第一条也是最根本的就是江阴的人文精神支撑了江阴的发展。江阴精神是“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江阴精神就是不服输的精神。你干得大,我比你干得还大;你干得好,我比你干得还要好。这就是江阴人的精神。第二条,就是这么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阴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讲起来很容易,但要做起来是非常难的。比如说,宏观环境发生变化,你是不是坚持发展?上面的政策有变化,你是不是还在坚持发展?比如说,我们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碰到一些矛盾和问题,你是不是坚持发展?就我的经历来看,很多的地方都不可能。但是在江阴,这么多年来,历届的市委市政府、历届的领导都保持着这一条,所以江阴才能发展得这么好。第三条,就是这么多年来,江阴市委市政府为经济的发展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和条件,也可以说是营造了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小气候。什么叫小气候?我就说在我们南方,在我们这一带,冬天一般情况下是长不出蔬菜的,但是我们用了塑料大棚,种出了蔬菜,这就是小气候。也就是说,要在外部环境不利于发展的时候,营造一个小环境、小气候来有利于经济发展。江阴不仅有这么多的企业集团,大家可能很熟悉,华西村就是我们江阴的。而且,江阴不仅有华西村,跟华西村经济总量差不多的还有两个村,一个叫长江村,曾经有段时间网上炒作老百姓每家每户发黄金白银的,还有一个叫三房巷村,都是经济实力非常强的,他们每年的开票销售都要超过500亿的。
接下来,再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从南通转来的,比较早的时候在南通市委研究室工作,后来在南通市委办公室工作了6年,做副主任,主要是搞文字,2000年我去如皋做了2年的市委副书记,接下来做了3年半市长,2006年去如东做了5年县委书记,如东是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的家乡,2011年我去了无锡,担任常委、纪委书记,今年年初我到江阴接任市委书记,也可以说,江阴过去的发展跟我没有太大的关系。更多资料 +微信:
我在基层很多个岗位工作过,在这些岗位上都有一些体会和认识。我记得,我到无锡担任纪委书记的时候,我在会上作了一个表态发言,主要讲了三段话,这三段话能够代表我的价值观和理念。
第一段话就是,省里决定我到无锡工作,很多领导和朋友都打电话、发信息向我表示祝贺,甚至有的人说你能到无锡不仅是你的光荣和自豪,也是我们南通人的光荣和自豪,从南通提拔到无锡任职的干部你是第一个。因为一直以来,江苏长江以北的干部很少能够提拔到苏南任职。我不知道这个信息准确不准确。而且,他们还告诉我,无锡的经济发展得非常好,无锡的书记、市长都非常好。我到了无锡工作后,深深地感受到:与其说大家是对我的肯定,倒不如说是对无锡这些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充分肯定,是对无锡良好的ZZ生态、人文环境的充分肯定,是对无锡优越自然环境的充分肯定。我这次能到无锡来工作,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更多资 料+微信:
第二段话就是,我是一个老百姓,小的时候村支部书记在我心目中就是大官,我想不到我做到比村支部书记还大得多的干部。我当干部到现在都没有去找过人,更没有投机钻营。我当了市长、县委书记,不可以说没有权力,但我从没有感觉到权力在哪儿,更多的感觉是一种责任,深怕工作做不好,耽误了事业,耽误了老百姓的幸福,对不起组织,对不起老百姓。这次我到无锡这么重要的地方,担任这么重要的领导职位,我深感肩负重任,责任重大。
第三段话就是,纪委书记岗位是大家非常关注、非常敏感的岗位。比如说,无锡的毛书记就会想这次纪委书记是谁啊?无锡的很多干部就会想,这个新来的纪委书记是个什么样的人?无锡的纪委监察干部就会想,这个新来的纪委书记怎么样?我说,我会尽快适应新的岗位,我的目标就是要把我们的纪检监察机关打造成为让组织放心、干部拥护、人民满意的机关,而我立志做一个让组织放心、干部拥护、人民满意的纪委书记。还有一句话,就是我也许做得不一定很好,但这一定是我努力的目标。我想,这三段话是我发自肺腑的一番话。通过这三段话,你可以感觉到我的理念和价值观。
其实在很长时间之前,浦东干部学院培训部的徐主任就邀请我,什么时候能够到干部学院来跟大家讲讲当领导的体会。我觉得没什么可以讲,也深怕讲不好,所以一直没有来。前段时间,徐主任又一直跟我讲,让我谈谈对江阴的认识。我就想,到底讲什么?当领导的题目太大,内容太广、太多。后来我想了一想,我在基层的经验比较多,就和大家讲讲领导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这对每个领导来说是最重要的,所以,我想今天就这么一个主题与大家交流和分享。更多资料+微信:nuo 180914
首先,我讲一讲领导的价值观。
去年,我在北京跟一个领导在一起,我就说:首长,中国要实现长治久安,高层必须重视研究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核心价值观问题。我说我们现在很多共产X员感到缺少精神支柱、缺少信仰,我们很多老百姓因为市场经济、文化多元化之后,把真与假、美与丑的界限都搞混淆了。如果说一个执政X、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一个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来引导,社会一定会堕落。那么,要有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过去,封建社会讲“忠、孝、礼、义、信”,这就是核心价值观,孙中山讲“民主、民权、民生”,这就是核心价值观。当时,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提出了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但是我们没有很好地提炼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内容。我们的新闻媒体不是宣传核心价值观,而是铺天盖地宣传文化产业,这就本末倒置了。文化的问题,首要的是核心价值观,接下来是文化怎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问题,再下来是文化怎么繁荣的问题,再后面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要解决了,才能长治久安。第二个问题是法治问题。就是一定要把国家的治理和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国家要依法治国,政府要依法办事,老百姓要依法维权。只有法治,我们对国家的治理和管理才能有确定性。什么叫确定性呢?我看过法国人讲的一句话,很受启发。他说为什么法国人的判决会有权威呢?并不是因为他判决的证据,而是因为他的判决不可推翻,不可推翻就是确定性。但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就像信访问题,因为下级迫于上级的压力,让一些上访的人得到了不确当的利益,长此以往下去,那些不想上访、不想闹事的人也会去上访、去闹事,好的都会变成坏的。所以,一定要依法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第三个问题就是社会结构问题。我们国家60—70%的人是工薪阶层,没有饭吃、没有房住的人是极少极少的。但我觉得,这一部分人就是相对的贫困者,就是相对的无产阶级,就是社会最不稳定的阶层。所以,社会结构优化就是要让60—70%的人成为中产阶级,他们有一定的流动资产、有相对比较多的收入来安排他比较好的生活方式,那么,这些人为了安于现状、为了他的既得利益,他在社会当中就会起到安定性的作用,这样,社会才能真正的安定。所以,我说,央企要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去,中央要让利给地方、让利给企业、让利给老百姓,让老百姓真正富裕起来。作为执政X,我们各级政府都没有自己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就是我们X的利益、就是我们政府的利益,老百姓富裕起来了,社会就和谐稳定了。这三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的国家要实现长治久安就非常难。这三个问题十八大以前我就提出来了。我今天为什么要讲价值观?就是因为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认识和行为的最基础、最根本、最基本的东西,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不同的人、不同的价值观,对问题的认识、行为也就不同。所以,价值观非常重要,是我们行为最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领导,有正确的价值观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我想,作为领导者,首先应该具备几个方面的价值观。
(一)领导者拥有的不是权力,更多的是责任。我记得,当初朱镕基同志当总理的时候,有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他讲了一句话,他说,当了总理感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当时我很不理解,后来我当了市长、当了书记以后,我真的是同样的感觉。一个地方、一百多万的老百姓指望着你这个新来的领导能够做一些事情,能为地方老百姓谋利益。我记得很清楚,我刚刚去如东当县委书记的时候,有一次我在路边等一位领导,当时一个普通老百姓就看看我,说这个人好像很面熟,他说你是不是新从如皋调来的书记,我说对呀,他说我们老百姓都在议论,刚从如皋调来了新书记,这下我们如东要翻身了。当时,听了这番话后我就想,姑且其他的因素不说,我就感到老百姓非常关注一个地方主要领导的变更,对每个新来的领导都会有期待和期盼,那时我就感觉在一个地方做主要领导真的不容易。所以,我经常讲,领导者拥有的不是权力,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个县是这样,一个单位也同样是如此。就像搞银行的,你搞得好不好,不仅是大家收入多少,还要大家感觉工作环境愉快不愉快,对不对?一个单位搞得好,还体现在这个地方源源不断出人才。你要说一个单位搞不好,搞得乌烟瘴气,肯定工作环境就不好,收入更不要谈。这不就是当领导的责任吗?对不对?你说你是一个单位的领导,那么多员工都指望着你能为大家谋利益,所以,当领导不是一种权力,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权力不是随便可用的,当领导的你批个条子、批笔钱,不是随便瞎用的,你把钱批错了,你要负责任的。当领导干部、当县委书记权力都很大,你能随便用吗?我当县委书记时,用干部也有来打招呼的,那我就想,我选一个乡镇X委书记、选一个镇长、选一个局长,都是很重要的岗位,他如果干不好,不就耽误我们的工作吗?那用人能随便用吗?所以,权力不能随便用的,我们每个领导干部在岗位上都不能把权力当儿戏。再一个,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用权力作为平台,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能够干一些事情,也可能做好事、做好人。但是,权力用不好,用权力去谋私,还能把自己推向火海。我们有些干部都想到一些很热门的部门,要到有钱的部门、有权的部门。其实有权、有钱的部门恰恰是矛盾的焦点。你如果权力用不好,就会毁了自己。我在县里时,有些干部不愿意到慈善会、到残联,我说,你们想错了,到这些地方是最好的,利用这个平台你积善积德做好事,多有意义啊。所以,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但权力和权威不能划等号,你不能说你是书记、市长、行长、董事长,你就一定有权威,不一定。那还得看人家服不服,是不是从心里服你、认你,我看现在当今社会上,我们领导干部要做到真正的有权威,让人家真正地认同你、认可你,那是非常难的。当然,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去努力的。
(二)作为执政X的领导者,要有共产X人的追求。在座的可能除了一些民营企业家、包括银行的还有其它一些干部不是共产X员,其他绝大多数都是共产X员。所以,我们作为执政X领导者要有共产X人的追求。我认为,你既然是共产X员,作为X的领导干部,就一定要有这样的思想境界和追求。大家知道我们华西村出了个吴仁宝老书记。吴仁宝这个老人,你别看他是个村书记,这人非常了不起。他话很少但是非常精妙,非常有道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