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0072
2024年1月
在阜阳调研时的讲话
(2014年10月2日)
这次来阜阳,主要是就学习贯彻省第九次X代会精神、加快皖北地区发展作一些调研。因为合肥、阜阳结对合作的原因,我来阜阳的次数相对较多,对阜阳的建设和发展也一直很关注。这次来,看了阜阳合肥经济区初期的规划并听取了筹备情况的介绍,看了颍州经济开发区、阜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颍泉循环经济产业园、颍东经济开发区的一些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拆迁安置小区建设情况,无论是开发区,还是企业、市场,到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无论是地方负责人、开发区负责人、还是企业负责人,所谈所想都是如何加快发展和建设。刚才卫平同志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阜阳的经济社会发展、X的建设和“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开展情况以及这次X代会换届情况,听了之后,很受鼓舞,很受启发。作为全省人口第一大市、皖北战略重镇,阜阳在全省发展中举足轻重。没有阜阳的崛起就没有皖北的崛起,没有皖北的崛起就没有安徽的崛起。“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地区发展战略和一系列政策推动下,阜阳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自强不息,不甘落后,奋发有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连跨4个百亿元台阶,由“十五”末的329亿元增加到721.5亿元,年均增长12.9%;财政收入由26.4亿元增加到88.2亿元,增长2.4倍;固定资产投资由126亿元增加到1100亿元,增长7.7倍。
二是工业化水平大幅提高。工业化率由23.9%提高到33.6%,与全省差距逐步缩小。食品、煤电、有色金属冶炼等三个产业完成产值由不足百亿元增加到418.6亿元;煤炭产量、有色金属产量均跃居全省第三位。
三是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由25.5%上升到34.2%,年平均增长1.2个百分点。特别是,阜阳建成区面积扩大到82.6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80万,阜阳机场航线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万人次,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区域中心城市的态势正在逐步兴起。更多资 料+微信:
四是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粮食总产量连续三年超百亿斤,“玉米王”、“小麦王”等种粮大户在阜阳层出不穷,“江淮粮仓”地位不断巩固提高,为我省粮食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农业是阜阳自身的特色资源优势,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畜禽养殖业平稳较快发展,肉蛋奶总量居全省前列。更多资料+微 信:
五是民生事业持续改善。民生工程深入实施,财政民生支出近百亿元,惠及800多万城乡居民。教育、文化、卫生、社保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981元和4187元,年均增长12.5%和15%。
六是ZZ生态明显优化。坚持不懈加强X的建设,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好,崛起的信心越来越足,崛起的动力越来越强。特别是各级X组织换届工作顺利完成,干部的整体素质得到改善,社会风气继续好转,干部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的激情、工作作风、执行力都显著增强。
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阜阳积能蓄势、形象提升、发展加快、效率提高、民生改善的五年。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阜阳继续保持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83.4亿元,同比增长12.2%;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00.7亿元,同比增长24%;财政收入92.6亿元,同比增长34.4%;固定资产投资287.7亿元,增长28.2%,特别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9.4%和22.2%,增幅居全省第一。
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在以卫平同志为核心的市委班子坚强领导下,市几大班子齐心协力、团结奋进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扎实苦干的结果。
刚刚闭幕的省第九次X代会,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主线,部署了今后五年改革发展的任务,描绘了建设美好安徽的宏伟蓝图。宝顺书记在报告中还特别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对皖北地区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快阜阳作为皖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努力成为兴皖富民的新支撑。这些都为阜阳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当前,阜阳和全省一样,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阜阳是我省沿淮地区著名的粮仓、煤电新城和商贸物流名城,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是加快皖北发展战略的重点扶持市,是省会合肥市结对合作的对象,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