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0057
2024年1月
在瑶海区危旧房改造调研座谈会上的即席讲话
(2010年10月6日,根据录音整理)
刚才,几位拆迁户代表讲得非常实在,很感人。广大人民群众希望改造家园、改善居住环境所迸发出来的巨大热情和积极性,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最重要的依归,这也让我们增强了信心。同时,听了社居委、街道乡镇的同志们在工作中的体会和做法,也非常感人,生动地说明了我们X的战斗力的基础还是在基层。
刚才,有关负责同志讲了很好的意见。就危旧房、城中村改造工作,我再简要强调这么几点:
第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影响,危旧房、城中村往往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像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厕所、电视等生活设施,都不太完善;而且居住面积小,人口密度大。总的来说,居住环境需要改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X的宗旨,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定要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对危旧房、城中村改造,从X中央、国务院,到省委省政府,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我们一定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高度,加快做好这件事情,这是个硬任务。多年来,我们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但毕竟由于规模太大,还需加倍努力。“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在总结“十一五”经验的基础上,将其作为一个硬任务、硬目标,继续加大推进力度,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特别是,在政策源头上,一定要体现以人为本。应该说,经过多年摸索,我们的政策是好的,包括危旧小区改造中的就地安置、拆一还一、可以增购,等等。但政策要有稳定性,千万不可“翻烧饼”,今年是“十”,明年变成“十五”。当然,随着形势的发展,政策还要继续完善。下一步,危旧房、城中村改造的政策,要体现出“增量改造”的理念。具体讲,就是要让群众的居住环境比过去好,包括水电气、上下水、道路、交通、绿化、商业配套、购物环境等,都要有明显改善;同时,还要尽量帮助群众改善居住条件,适当增加居住面积。这些就是政策上以人为本。此外,在选择拆迁安置方案上,也要体现以人为本,能就地安置的尽量就地安置,实在空间有限,不能就地安置的,也要选择一个综合服务条件好的地方。还有,刚才有同志介绍了在拆迁中,对孤寡老人、困难群众采取的一些人性化措施,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第二,要坚持公正公平。给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群众当然高兴,但“不患寡而患不均”,必须坚持公正公平。这靠什么?靠透明、阳光来保证。无论是住宅类,还是商业类的,都必须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评判,让群众知道自己安置多少,周边的人安置多少,不能搞“黑箱理论”。所有的工作,概莫能外。让群众心中有个明白账、定心丸,这是我们最核心、最根本的工作方法。这些年,合肥搞城市基础设施大建设,拆迁量那么大,包括滨湖新区建设,加在一起累计拆迁近2000万平方米。总的来说,没有发生大的事情,没有极端事件发生,靠的就是这个制度来保证。我们的危旧房改造要做得比这个更好。这里,希望参加会议的拆迁户代表把市委市政府坚持公平公正办事的态度传达给大家,同时欢迎大家监督。更多资料+微信:nuo180 914
第三,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改善人居环境,为群众办实事,也要转变观念,发扬X的优良传统,坚持走群众路线。这一点要毫不动摇,毫不含糊。我们一些老干部老领导在战争年代做群众工作非常有经验,能够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滚在一起、打成一片。但是,现在有些年轻干部不免有点让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