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0035
2024年1月
在合肥市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9月2日)
这次会议,是我们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座谈会、省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贯彻落实X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进一步做好投资消费出口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具体举措。
当前,全省正处在推进下半年投资消费出口工作,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完成今年“抓赶超”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对于合肥市来说,也是我们做好投资工作的关键时期。总体上看,今年以来全市投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总量上不落后,但增速在全省、在中部的位次逐步往后排。对此,我们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
近年来,随着“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各项工作的全面展开,通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合肥的投资与招商引资工作“一浪高过一浪”,成绩非常显著,不仅促进了合肥当前的持续快速发展,也为合肥今后更长时期、更高水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告诉我们,对于合肥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中部省会城市来说,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必须高度关注投资工作。因为,在过去的良好基础上,合肥这几年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但与先发地区相比,我们总体上仍属于欠发达地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我们发展不足,主要症结就是投资不足,特别是人均投资不足,人均货币的形成量不足。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在这次省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上,金山书记特别强调,我省正处于投资拉动的发展阶段,投资仍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既要强化政府引导,继续狠抓项目工作,更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引导大企业上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确保投资较快增长。三运省长就做好今年全省的投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
下面,我着重就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合肥实际,切实抓好下半年的投资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第一,要深刻认识、牢牢把握现阶段合肥基本市情,切切实实地把主要精力和注意力放在投资上。这几年,我们老讲,发展不是虚的,要落实到一个个项目上,落实到一个个企业上。为此,我们评价一个干部,也不能空对空,就是看他抓投资,就是看他抓招商。对部委办局同志的评价,就是看人家报来的项目,你是否帮人家办好了,是否当好了参谋。实际上,在一些具体环节,来办事的人不是专家,你才是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的专家,你帮人家出主意、想办法,合法高效地帮人家把事情办好了,这就是发挥了参谋的作用。我们过去有些干部不是当参谋,而是当包公的“三口铡”: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人家来了,不是帮人想办法,而是一来就“铡”,说你这不行、那也不行,就是不说怎么才行。我们的部委办局不是来拉“铡”的,而是要当好参谋,积极主动帮人家想办法,帮人家把事情办成。
现在,我们部委办局的同志都知道了要为发展尽力、为投资尽力,但怎么让发展的大旗、投资的大旗,高高地在你所管的公务员心头飘扬,这是我们领导干部的重要责任,也是大家抓班子、带队伍的重要内容。有的同志说我老是批评人,我的批评是很严厉,但没乱批评人,想了想,主要针对三种情况:一是,合肥的发展要落实到项目上,你这个部门在项目建设上该快不快,贻误发展;二是,不允许出现“好人主义”,你没有把自己的班子和队伍管好带好;三是,有些干部不知道开放、不知道改革,必须坚决破除这种封闭、狭隘的思维。按理说,你这个局长、主任等,乃至你这个部门的中层干部,应当起着模范执行国家法令政策的作用,肩负着推进发展的任务。但是,在一些微观环节,仍然有一些同志的权力意识太浓,服务家乡发展的意识淡漠。作为一名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站得比较高,看得比较远。如果说我们心中有个制高点,那就是X的基本路线、就是X的中心工作,就是发展第一要务。唯有如此,我们在评价一事一人时,才能超越认识、观点和做法的不同,真正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对于现阶段的合肥来说,我们第一位的任务是要让合肥赶快发展,因为发展事关人民利益,说别的都没用,种种理由在发展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
刚才,存荣给我看了一个材料,你能说合肥发展快了吗?我说不一定。你看,今年1-7月份,我们新注册的工业企业462户,平均1个月66户,不少企业的规模比较小,有的甚至只有两三百万;如果再分到三县四区三大开发区,平均一个月一个地方还不到7户。我们老讲,现在是产业转移的好时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外尤其是沿海产业、资本又加速向内地转移;我们还说,合肥位置好,科技创新能力强,等等。有这么好的机遇和条件,实际成效又怎样呢?你们三大开发区加上7个工业园区,总计十个单位,吃财政饭的有多少人?就是平均下来,我们20个人包1户企业,结果也不会是这样!所以,下一步要下大力气推进扁平化管理。再细分1-7月份新注册的工业企业数,三县要多一点,长丰79户、肥西110户、肥东140户;经开区19户,平均一个月3户都不到;高新区多一点,有高新技术小企业46户,一个月正好达到全市平均数;新站区只有6户,庐阳区17户,蜀山区20户,瑶海区10户,包河区14户。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们的开发园区逐渐变得越来越像政府。治理一个国家,治理一个地方,肯定要全面。但对开发园区来说,你不能上下一般粗,发展是你们的第一要务。开发园区的负责人,全面工作是要管,但也要有主有次,要突出抓招商、抓投资。围绕招商、投资,我们的各项政务服务,包括全程代理等制度,一定要提速提效、落实到位。我们现在的精力、注意力确实有点下降了,究其原因,不容忽视的是,可能因为发展的成果有了,一些同志有点满足了。必须警惕这种自满、懈怠的情绪,进一步把我们的主要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到发展上来,集中到投资上来。更 多资料+微信:
第二,抓投资不能流于自然主义状态,一定要贵在成事、重在主动。回顾近些年合肥的发展历程,2005年我们提出“发展为上、投资为本”的理念,当时国家正在实施宏观调控政策,防止经济出现过热。现在,我们面对的宏观环境这么好,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这是我们立足合肥实际、扩大有效投入的大好时机。但要看到,形势总是在发展变化的,国家宏观政策也会随着形势发展而适时适度微调的。今年6月份全国新增贷款15304亿,到8月份只有不到3000亿了。如果两、三个月后CPI、PPI出现重大变化,很难说宏观政策还会一直如此。为此,我们抓投资,务必要贵在成事、重在主动。最近,就有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对我说,现在要能开工就早点开,钢材、水泥都比过去便宜多了,到10月份开工可能又不一样了。
目前,在投资工作中,大家都很关心用地问题。尽管合肥用地也比较紧张,但在工业用地上,只要符合投资强度,随时来要随时给。这几年,我们对工业用地是开绿灯的,到现在没有出现工业项目招来之后没有地的。从2007年开始,我们改变了合肥市工业用地的供应方式。只要你来,土委会随时研究,符合条件的随时供地。如果你缺地,可以随时直接报告。从有关方面的反映看,这个政策还没有原原本本地传达到工业园。今天,我再一次重申,有工业项目直接报过来。下一步,国土资源局要加强政策宣传。
现在,我们的干部对招商引资的认识统一了,但招来了之后,如何形成有效投入,亟需我们的干部认真研究。存在决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