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0211


2024年1月
在全市X的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2月26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刚才,几位常委就各自分管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部署,我完全赞同。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把X委相关工作部门会议合并召开,这不简单是为精简会议,同时也是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真正从全局出发系统研究部署部门工作。更多资料+微信:
我们X历来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其目的和作用就在于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引领,凝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营造舆论氛围和发展气场;就在于建设一支ZZ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发挥团队组织强大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就在于突出导向形成和制度建设,严明纪律,双向激励,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过去的一年,我市X的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亮点纷呈,多项工作在全国受到表彰,很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新的一年,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扬这些好经验、好做法,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争创发展新业绩为主线,抓住根本,举纲张目,站在更高层面来认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紧紧围绕战略全局思考谋划和系统推进各项工作。下面,就做好今年X的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讲几点意见。更多资料+微信:
一、关于ZZ纪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讲:“我们X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X。现代政X都是有ZZ纪律要求的,没有ZZ上的规矩不成其为政X。”ZZ纪律是我们X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是X的全部纪律的基础。一个政X,不严明ZZ纪律,必然会分崩离析。我们要充分认识X的ZZ纪律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严格执行X的ZZ纪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坚定地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小平同志曾说,遵守纪律的最高标准是真正维护和坚决执行X的政策、国家的政策。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是我们X民主集中制的体现,是经过广泛征求意见以及实践检验作出的正确判断,只有坚决地、不折不扣地执行,才能保证方向路线的正确性,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坚定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决不仅是停留在思想动员层面的一种ZZ姿态,而是一种站在全局高度来谋划局部工作的方法,是一种将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具体措施的过程。要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学会将政策核心原则与地方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将之转化为科学规划和发展战略;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实效;要胸有全局,有序推进;要善于把X的政策变成群众的共同行动。
(二)坚决地维护X章X纪的权威。X章是一个政X为保证全X在ZZ上、思想上的一致和组织上、行动上的统一所制定的章程,集中体现了X的性质和宗旨、X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X的重要主张,规定了X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X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X章在X规X法体系中具有最高权威效力,是政X组织严密、行动统一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牢固树立X章意识,真正把X章作为指导X的工作、X的建设的根本依据,作为加强X性修养和X性锻炼的根本标准,真正以X章为根本准则,开展X的活动、解决X内矛盾;以X章为基本标准,评判各级X组织和X员干部的表现。
(三)自觉地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的执政理念。为民、务实、清廉是X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要求。这一总要求,贯穿于X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之中,涵盖X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新一届中央领导履职之初就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XXXX,以质朴宣言开启为政新风,我们要切实将这个总要求转化为执政理念、实践自觉和落实行动。为民,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作为执政追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争取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凝聚最广泛最坚实的群众力量。务实,就是要强化敬业意识,提高专业素养,把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作为生命线。坚持重实干、鼓实劲、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力求工作干在实处,发展走在前列。清廉,就是要强化廉洁意识,把清廉自守、干净干事作为基本要求。清廉是自律性要求,也是强制性要求,但也只是一个底线约束、普通标准,我们决不能满足于此、止步于此,要努力把“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当作一种境界锤炼,把“见贤思齐、取法乎上”当作一种精神追求。
二、关于民本思想
我们X最大的ZZ优势是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我们X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这一科学论断是对我们X的性质的准确把握,是对我们每一名X员干部的谆谆告诫,也是对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政X一夜之间失去政权惨痛教训的深刻反思。前苏联共产X在拥有20万X员时夺取政权,200万X员时打败了法西斯,2000万X员时却丢失了政权,值得深刻反思。世界上其它国家曾长期执政的政X也有类似的教训。这些政X丢失政权是客观结果,丢失了民本思想才是根本原因。《尚书·五子之歌》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古人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都是我们的祖先治国理政的光辉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华。以民为本,就是说无论何时何地,人民群众的安危福祉是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人民群众是一切事业发达兴旺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各级X组织和广大X员干部一定要不断强化民本思想,以“为人民服务”为纲,牢记为人民服务的立X宗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执政要求,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
(一)要以利民惠民便民为行政原则。民本思想不是一句空洞的ZZ口号,而应该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为准则和工作标准。一是要明确地位关系,形成行政为民的行为自觉。只有真心诚意地敬畏、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人”地位,才能在工作中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立足于公仆地位做到有作为;只有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才能更好地巩固我们X的执政地位。X员领导干部要永远摆正主仆关系,以真心实意的态度、真才实学的本领、真抓实干的作风,把工作岗位当作为人民服务的平台,对本职工作极端地负责任,心思用在干事业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上,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尽到公仆的职责和本份,“代表”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要以需求、意见、福祉为导向,随时随地改进我们的工作。只有把X和政府的每一项工作都和百姓的基本生活联系起来,都和百姓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民本思想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所做的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欢迎,就会在群众中留下好的口碑。践行民本思想,要坚持需求导向开展工作,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以及心理需求始终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把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困难解决好;坚持意见导向改进工作,开门纳谏,闭门思过,按照人民群众对我们工作中的意见建议,修订我们的工作规程,确定我们的工作标准,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直至让人民满意、让群众高兴;坚持福祉导向谋划发展,围绕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以提高群众满意度、幸福感为目标,创新实践,推动落实,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三是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监督。最大限度地让群众参与政策的制定,最大限度地改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产品的生产、供给,最大限度地简政便民,让群众监督权力运行,是取得人民群众支持、增强政策有效性和感召力、加快发展进程的最有效方法。各地各部门一定要立足于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把每一项具体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基本生活挂起钩来,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参与政策的制定、监督政策的实施。更多资料 +微信:
(二)提高引导舆论环境和心理预期的水平。习近平同志指出,“要促进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预期,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X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奋斗的目标。”现在很多问题的出现,与我们在心里疏导和预期引导上不正确、不恰当有关,调子唱得太高,政策落地太慢,群众的期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