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0144


2024年1月
担当新使命 展现新作为 全面开启徐州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在市政协十五届六次会议上的讲话
(2021年1月18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新年伊始,政协徐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就隆重开幕了。这是全市人民ZZ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此,我代表中共徐州市委,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为特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中共中央和中共江苏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勠力同心,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谱写了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壮丽篇章,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发展实现了圆满收官。“十三五”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三主”工作总要求,牢记嘱托、担当实干,持续推进产业、城市、生态、社会“四大转型”,全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区域样板,推动“强富美高”新徐州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开创了徐州历史上的“黄金发展期”。过去五年是发展理念变革最深刻的五年。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匡正发展思路、提升发展境界,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坚决摒弃唯GDP论的错误观念,坚决不以牺牲安全、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以壮士断腕的魄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安全环保整治,促进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目的深刻转变,贯彻新发展理念成为彭城大地上的生动实践,连续两年在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中位居前列。过去五年是转型发展成效最好的五年。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锚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新经济”主攻方向,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和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47%和42%,成功获批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全市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27位。过去五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突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发展能力,大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功能性项目和平台载体建设,公共交通迈入“地铁时代”,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深入推进,中心城市的格局地位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影响力越来越大。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形成了乡风文明“马庄经验”、集中居住“睢宁模式”、空间治理“邳州方案”、环境整治“铜山样板”、采煤沉陷区搬迁“沛县探索”等一批先进典型,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过去五年是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五年。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不懈共建共享幸福徐州“大家庭”,居民收入稳步增长,脱贫任务全面完成,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明显增强。徐州先后获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三次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过去五年是治理能力提升最快的五年。坚定不移深化全面从严治X,大力实施“X建+”工程,推进X的组织全面覆盖、X的建设全面加强、X的工作全面融合,进一步夯实了X的执政根基。创新构建“四位一体”社会治理模式,全面深化平安徐州、法治徐州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明显,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工作圆满完成,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获批全国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奋斗充满艰辛,成就鼓舞人心。在宏观环境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全市上下团结拼搏、埋头苦干的结果,也凝聚着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力量。五年来,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牢牢把握民主和团结两大主题,认真履行ZZ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培育打造了“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徐州品牌,在改革发展稳定各个领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大战大考中,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积极投身抗疫斗争和复工复产,为夺取“双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中共徐州市委,向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全体政协委员,向各民主X派、工商联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