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0294
2024年1月
用新思想武装头脑 在新时代书写人生华章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讲X的十九大精神形势政策报告
(2017年11月28日)
大家好!
这次来科大,主要就学习贯彻X的十九大精神作一次宣讲,同时也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和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的重要讲话,和大家一起重温X的历史,把握新的形势和任务。下面,我讲三个问题。更多资料 +微信:
一、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X的十九大宣示了什么
我的回答是:X的十九大发出了“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ZZ宣言。
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X的十九大隆重召开,具有划时代、里程碑的重大意义。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重点把握好“七个新”。
第一个“新”,是要把握好“新思想”,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指导思想。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历史地位,是X的十九大的灵魂,是X的十九大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和最重要的贡献。为什么这么说?其一,这一“新思想”意义重大,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开辟了X治国理政新境界、开辟了管X治X新境界。其二,这一“新思想”地位重大,是我们X划时代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其三,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新思想”的创立贡献重大,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具有卓越的领导能力、坚定的信仰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历史担当、深厚的为民情怀、宽广的全球视野。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X全国各族人民推动X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发生历史性变革,成为X中央的核心、全X的核心,成为全X拥戴、人民爱戴的好领袖,成为全球公认的世界级领袖。在X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再次当选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这是众望所归的历史性选择,是X之大幸、国之大幸、民之大幸。全X全国各族人民坚信,有习近平总书记为全X全国领航把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的坚强领导,X和国家事业一定会乘风破浪、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
第二个“新”,是要把握好“新成就”,深刻认识X的十八大以来X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励精图治、攻坚克难,“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有这么几件事:其一,反“四风”抓铁有痕,“XXXX改变了中国”。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国内调研轻车简从,不封路。2016年在科大调研时冒雨和路旁同学们一一握手道别。其二,反腐败重拳出击,在“生死存亡之际挽救了X”。坚持“打虎”“拍蝇”“猎狐”,严肃查处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大案要案,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其三,向反贫困发起总攻,“创造了人间奇迹”。
2013—201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脱贫5564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4.5%。其四,抓改革蹄疾步稳,“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1500多项举措推动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其五,抓经济稳中求进,“中国风景这边独好”。2013—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2016年达11.2万亿美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位。其六,抓外交国防力度空前,中国前所未有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外交上,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到发起成立亚投行等,唱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防上,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
第三个“新”,是要把握好“新时代”,弄清弄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觉得有三个问题要弄清楚。其一,新时代的历史起点是什么?就是从X的十八大开启的。其二,什么才叫新时代?可以概括为:一是继往开来的新时代,二是决胜小康的新时代,三是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四是同心圆梦的新时代,五是大国崛起的新时代。新时代到底“新”在哪,就拿大国崛起的新时代来说,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和参与,丝路基金规模超过400亿美元,“一带一路”被誉为“21世纪最伟大的工程”。其三,走进新时代有什么重大意义?一是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二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三是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四个“新”,是要把握好“新变化”,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历史性变化。X的十九大清醒把握当今国情,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ZZ论断。理解这一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从社会需求看,我国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不能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从社会生产看,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GDP自2010年稳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增加值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位,高铁运营总里程、高速公路总里程、港口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也不符合实际。因此,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是完全切合实际的,对制定X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第五个“新”,是要把握好“新目标”,朝着分两步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光明愿景奋勇前行。X的十九大在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部署的同时,明确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奋斗目标。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