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0258


2024年1月
为创造幸福美好生活而共同奋斗
在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开幕大会上的讲话
(2021年2月3日)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也是成都发展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夺取“双胜利”成为我们最难忘的奋斗记忆,疫情防控总体战、复工复产攻坚战、防汛减灾突击战、郫都疫情防控遭遇战连战连捷,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以全省36.5%的经济占比贡献了全省51.5%的税收收入,金融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外商投资占全省比重分别达到62.6%、88.5%、85.4%的历史新高,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阔步前行、行稳致远。这一年,唱好“双城记”成为我们最重大的战略机遇,75项合作协议、236项重大项目引领成渝协同开局起势,公交轨道“一码”通乘、公积金互认互贷开启“双城”新生活,成德眉资产业协作、设施互通、服务共享助推现代化都市圈格局加速形成,“两区一城”协同发展、聚势赋能作用全面提升,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的步伐愈发豪迈、信心愈发坚定。这一年,融入“双循环”成为我们最强劲的动力引擎,全市18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破茧而出、总量突破6000家、产值突破万亿元,45万家新经济企业、60万新职业人群成为激发创新创造的主力军。国际航线数量稳居全国第4,中欧班列(成渝)开行总量占全国40%,进出口总额逆势增长22.4%、高于全国20.5个百分点,链接全球、融通世界的门户枢纽势能愈发耀眼。这一年,建好“示范区”成为我们最光荣的时代使命,锦江公园绿道全线贯通、锦城公园联网成势、4408公里绿道串珠成链,天府锦城等10个生态价值转化示范区引爆新业态,66个产业功能区渐次成型、14个产业生态圈韧性彰显,轨道交通“五线齐发”、一次性开通160公里、总里程达558公里、成为全国地铁“第四城”,城市自然有序生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越走越宽阔。回首2020,城市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在团结奋进中逆势而上,创新驱动能力和开放发展水平在主动作为中提速进阶,市民生活品质和社会治理效能在共建共享中持续提升,城市全球影响力和国际美誉度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彰显。惟艰难方显勇毅,惟磨砺始得玉成。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举旗定向、掌舵领航,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关心支持,得益于全市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凝心聚力、共同奋斗,也饱含着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的辛勤汗水、智慧力量。
舟楫相配,得水而行。过去一年,市政协始终与中共成都市委风雨同舟、同心同向同行,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ZZ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工作有声有色、成绩可圈可点、事业出新出彩。坚持服务大局、积极建言参政,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围绕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建好“示范区”、夺取“双胜利”等重大部署,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53篇、征集提案929件,贡献了大量真知灼见,以肺腑之言、务实之策促进中心工作落地落实。坚持履职为民、倾情服务民生,深入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协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走访和帮扶小微企业6500余家、市民群众1.7万多户,协调解决资金和捐款捐物合计12.5亿元,为增进民生福祉倾注了大量精力和心血。坚持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认真履行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职能,开展协商、调研、视察等各类活动100余次,收集社情民意2125条,有效激发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政之道,以民为本。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指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X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