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0250


2024年1月
坚定ZZ方向主动服务大局 高质量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
在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18年7月6日)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四川视察,以宽广视野、深刻洞察和战略远见为四川工作把脉定向,对成都发展提出一系列重大要求,是新时代成都工作的ZZ方向和根本遵循,要全面贯彻到城市工作实践中去,经常对表对标、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为成都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全川共同发展开创了机遇、指明了方向。要带头贯彻、自觉担当、主动服务、敢为善成,高质量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更大贡献。
一、坚持全面对表、主动对标,切实提高X员干部的ZZ担当和行动自觉
X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X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X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是解决当代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科学理论指引。必须坚定有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
坚定践行新思想,在学深悟透中知行合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纲领、旗帜和灵魂。要自觉做新思想的笃信者,认真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深刻认识新思想是解决时代问题的现实逻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逻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逻辑、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使新思想浸入血脉、融入灵魂。要自觉做新思想的拥护者,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把新思想作为ZZ信仰、精神支柱和引路旗帜,把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高ZZ原则和根本ZZ规矩。要自觉做新思想的践行者,聚焦成都“新时代三问”,坚持把新思想作为统揽成都工作的ZZ纲领和行动指南,善于运用新思想蕴含的科学方法论分析工作解决问题。
坚定贯彻新理念,在城市实践中全面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是成都工作的总遵循。要把新理念贯彻到总体规划中,科学布局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推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产业经济地理重塑;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全域生态体系和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深入开展“三城三都”创建工程,塑造别样精彩的成都标识;科学布局战略通道和开放载体,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格局。要把新理念贯彻到工作部署中,增强战略谋划力、项目策划力、组织动员力、工作落实力,重塑转型发展新动能、优化城市发展新空间、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开创对外开放新境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要把新理念贯彻到评价体系中,研究制定落实新发展理念指标评价体系,引导广大X员干部深入转理念、转方式、转路径,树立以新发展理念为价值导向的正确政绩观。
坚定落实新要求,在真抓实干中交出优秀答卷。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对成都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要求,是新时代出给成都的新考卷。要始终铭记、永远感恩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自觉在国家发展全局中找位置勇担当,不负总书记嘱托、不负新时代使命。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总书记对成都工作的新要求,聚焦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时代课题,紧密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形成践行新要求的认识体系和实践路径。要全面贯彻、坚决落实,全面抓好新要求落地落实,巩固发展风清气正良好ZZ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施高效能治理,努力向总书记交上优秀答卷。更多资料 +微信:
二、坚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主动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
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新格局,要求成都担当关键的“主干”责任,形成全省经济增长“发动机”和“稳定器”;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构成“多支”,形成全省新型城镇化的增长点和新动能。这是省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要求的重大部署,是破解四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大决策。
坚定不移建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区域引领辐射带动能力。围绕提升经济中心和区域带动能力,加快构建高质量经济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力争通过3-5年努力,形成2个万亿产业集群、2个五千亿产业集群、6个双千亿产业集群和一批成长性好的新经济产业集群。加强与其他市州产业协同连接,打造以成都为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围绕提升运筹调度能力,加快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和全国重要的对外交往中心。增强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等核心功能,争取更多领事机构、国际组织、国际赛事会议等重大平台落户,提高国际高端要素资源聚集和调度能力。围绕提升创新引领能力,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充分运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机遇,引进公共研发转化平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建立跨行业跨部门协作体系。
围绕提升文化影响力,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文创中心。推动天府文化发展,打造特色鲜明、附加值高、原创性强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以高质量文化载体为抓手,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围绕提升门户枢纽能力,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加强双机场定位研究,以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为重点,形成连接国际国内主要节点城市的高效客货运输网络,构建“空中丝绸之路”和“国际陆海联运”双走廊。推动共建共兴共享,打造区域发展共同体。主动加强规划对接。以城市空间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修编为契机,在产业体系协作、重大资源统筹、基础设施对接、公共服务资源共享等方面形成实质性进展。主动加强产业对接。协同开展产业成链、集群招商,推动跨区域项目和园区合作共建。建立“研发设计在成都、转化生产在市州”产业互动模式,探索“存量不动+增量分成”区域利益分享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对接。加快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环线等快速通道规划建设、铁路公交化改造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