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0431
2024年1月
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14年4月25日)
今天召开的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动员大会十分重要,必将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正式确定我市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据了解,全国有16个地级行政区成为试点示范单位,陕西一市二县。无疑,这是国家对我们坚持生态优先、坚守环保底限、推动科学发展的肯定,同时,也寄托了对我们试点示范工作出实践经验、出制度成果的殷切希望。我们要变使命为实绩,按照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目标要求,扎实做好试点示范工作,努力探索限制开发区域科学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加快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更多资料+微信:nuo180 914
一、以战略目光认识试点示范工作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X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0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这一规划的编制是贯彻X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理念的结果,成为全国主体功能区建设中所遵循的纲领性、基础性、约束性文件;X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指出“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X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我市按照中省不断强化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主体功能区制度要求,准确理解国家主体功能区对安康的定位是限制开发,但不是限制发展,明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ZZ使命,牢记安康属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不足是安康最大的实际、增加收入是群众最大的愿望的市情民意,通过着力构建循环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强力节能减排降耗、全力实施大规模造林绿化、努力实施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程等一系列实践和探索,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去年11月,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研讨会在安康成功举办。虽然我们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不能忽视我市存在的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主观上,还有一些X员干部没有融入全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潮流,甚至存在“主体功能区建设束缚了发展手脚”的错误认识,转方式、调结构的魄力不够、方法不多;客观上,存在局部区域生态脆弱,自然生态修复以及治理污染的任务仍然繁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拮据财力无法保障投入。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同时,面临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提出的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对试点示范工作实施动态管理,对没有按照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制定方案、完善制度的单位,特别是对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的地区,将取消试点示范资格并实施限制性措施”,促使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身于这项引领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工作中,向国家交出满意答卷,为人民创造巨大的生态和经济福祉,为我市发展树立新形象、新品牌。更多资料+微 信:
第一,试点示范工作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新抓手。按照X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顺应国家层面对安康的三大战略定位,遵循省委、省政府建设“三个陕西”和陕南循环发展战略,把生态优势放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去谋划,我们确立了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发展思路。这一发展思路正在转化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无论是生态环境的继续改善,还是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都证明这条路子走对了。李克强总理在陕西考察慰问时,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思路、途径和目标给予了充分肯定,寄托了“在秦巴山区中心开花,开出大花,结出硕果”的殷切希望,也坚定了我们把这条路子走下去的决心和信心。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提出了“保护优先,探索如何更好地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绿色发展,探索如何更好地发展壮大特色生态经济;成果共享,探索如何更好地在生态保护和发展中改善民生;优化格局,探索如何更好地完善空间结构和布局;完善制度,探索如何更好地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五项重点任务。这些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与我们实现生态美、城乡美、和谐美和产业强、百姓富、保障好的目标高度契合。我市下一阶段的试点示范工作,就是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经济循环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机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好这项工作不仅当代安康人走向富裕殷实,而且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家园。所以说,做好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新抓手,也是主抓手。前者是针对新的工作起点、新的工作要求而言的,后者是指我们的发展方向、发展政策、发展强度、发展秩序都包含在这项工作中,乃至我们每一个人的行动计划、行为要点都包含在这项工作中。正是由于这项工作和我们每一个人以及子孙后代息息相关,既不能因为生态环境相对不错而沾沾自喜,也不能认为暂时贫穷落后而妄自菲薄,必须进一步振奋精神、以干克难,用“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用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生动实践来展现试点示范工作的巨大成就。
第二,试点示范工作是彰显安康生态优势的新拐点。安康有生物资源4600多种,是全国最大的天然富硒带,汉江安康段是中国最洁净的水源富集区,森林覆盖率全省最高。把安康的生态优势放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势中去审视、去谋划、去定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实现后赶超的战略性资源,是聚集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说,安康要发展、大发展,要打生态牌。大家认真思考一下,安康到底有几张“国字号”品牌?有的是我们自己封的,比如说“中国硒谷”。虽然我们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中国硒谷”地域品牌的打造,是以市场占有率和消费者信赖程度为标准,不能仅凭自我定位、自我认同就被外界接受。由于我市目前尚无巨大经济实力来做品牌营销,4月17日刚刚举行了安康市国家级特色(富硒)高效农业院地合作示范区建设启动仪式,迈出了打响“中国硒谷”地域品牌关键一步,我们的策略就是通过与中国农科院的合作,借力、借智、借势来打造富硒地域品牌,让“中国硒谷”实至名归;有的是媒体或者协会评出来,比如中国十大宜居城市等,基本没有权威性和含金量,对提升我市知名度、美誉度很难起到实质作用。这次我市被确定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向外界表明了安康的生态优势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区域综合性质的工作,在当前加快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代表着安康综合实力的提升,标志着安康步入彰显生态优势的新拐点,成为打造城市品牌的重要载体。新拐点要有新作为。我们只有继续打好生态这张“王牌”,把美丽和富裕联结起来,实现生态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同步发展,让城乡因环境而美、让群众因生态而富,才能摆脱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的窠臼,才能真正走出一条重点生态功能区循环发展、绿色崛起的新路子,为全国类似地区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可供借鉴的模式。
第三,试点示范工作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新契机。2012年1月18日,原省委书记赵乐际在安康调研时指出“生态对安康来说,是宝贝、是生命,是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同时还讲,“安康的生态首先是安康人的生态,把生态搞坏了,安康人首先在这遭殃。”省委书记赵正永十分关心安康的生态与民生,历次来安康调研都叮嘱我们要搞好生态环境建设,让群众真正安居乐业。尤其是去年8月1日,他在我市移民搬迁工作点评会议上,对我市部分山区县承载能力、承受的空间进行了缜密研究,提出因地制宜,全市统筹推进城镇化的要求,启迪了我们发展“飞地经济”,创新区域生态功能管理机制。我们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认识也是越来越全面,从最初认为这仅仅是确保南水北调水源安全的需要,到现在很多人都感叹保护好这方山水最大受益者是自己。大家都认识到了环境问题不仅是发展问题、经济问题,也是ZZ问题、民生问题。首先,环境是最基本的民生。牺牲环境就是牺牲健康。在全国很多地方处于十面“霾”伏、深受“心肺之患”之时,在安康却能头顶蓝天白云、坐拥青山绿水、呼吸清新空气,因此,对群众的基本民生负责,满足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方面的基本需要,就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取发展,任何时候都不允许在生态环境问题上搞变通处理,这是试点示范工作中铁的纪律,也是关系发展观和政绩观的重要问题。其次,贫穷不是生态文明。生态保护如果不能让人民得到经济实惠,就会失去动力,也是不可持续的。要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尤其要扶持发展对群众致富联系最密切的产业,让老百姓在生态保护中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我市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624元,高出全省121元,增速靠前,这说明,我们实现富民的信心和乐观并不是盲目的。要破除一些干部认为生态好是以经济穷、发展慢为代价的认识误区。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生态环境大都十分优越,亚洲韩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和浙江省,森林覆盖率都超过安康,山地面积都不小,人口密度分别是我们的3到4倍,人均GDP分别是我们3到10倍。最近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委常委会系统学习了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他在浙江工作,就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浙江在10多年前就扭转了发达地区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换取增长的发展道路,并从2003年开始全面推进村镇环境整治,开展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活动,把生态保护的触角从城市延伸到了广大农村,一根生态红线贯穿到了现在,不仅浙江的美丽乡村成为全国典范,而且衍生了富民惠民的多元化生态经济产业。所以说,拥有生态资源优势却发展滞后,是要反思发展方式以及产业组织形式方面存在的问题,绝对不是因为生态好的问题。事实证明,只要思路对头、主动作为,在加快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完全能够实现发展与生态、富裕与美丽的双赢。再次,试点示范工作将会争取更多民生扶持政策。一批特色产业、生态环保、民生改善、基础建设的政策、项目资金已经在争取和衔接中,这将体现上级对先行先试工作的有力支持,我们一定要抓住用好这一重大发展机遇,积极探索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中改善民生的路径和举措,让试点示范工作的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生态红利”。
二、以重点突破推进试点示范工作
必须看到,试点示范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各个方面,任务繁重,要求很高。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市委下发的《关于全面开展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意见》已经很明确了,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准确把握这项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这里,我就不再一一详谈,着重强调一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要求,明确主攻方向,瞄准薄弱环节,形成良好的工作开端。
一是抓命脉,着力构建循环产业体系。我们提出优先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提升发展传统工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