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0399


2024年1月
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年一个样 三年看昔阳
(2011年2月21日)
今天的会议是我来昔阳召开的第三个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前两次会议是在电影院召开的。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电影院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学大寨时期的建筑,里面不仅是设施破乱,更主要的是没有暖气,一千多人坐到一个冷房子里开会,大家心是热的,身是冷的,开的是三干会,坐的是冷板凳,很不舒服,也很不协调。今年我们坐在宽敞明亮、暖意融融的文化体育中心开会,开会场地的调整,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变化,但意义十分深远,它是我们昔阳近二年来大发展、大变化的一个缩影。这两年我们昔阳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有目共睹的。变化就是希望,变化就是出路,一变万事通,一变万事顺。现在的昔阳可谓是群众心情舒畅,干部脸上有光;自己挺直了腰杆,别人是刮目相看。
一、回顾两年的变化,我们甚感欣慰
一年一个样,两年大变样,两年来我们昔阳究竟有哪些变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两年多来我们逆势而上,奋力拼搏,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还上马实施了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造福百姓、惠及子孙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使每个人从自己的身边就感受到真实的变化。
从空中乌烟冒,家中穿棉袄,到暖气温度高,费用掏得少。我们投资1.4亿元实施了城市集中供热工程,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50万平米,涉及居民8000多户、单位200多家,是目前晋中市除了市城区--榆次区之外,电厂集中供热面积最多的县份。广大人民群众在享受到低价高温集中供热的同时,政府还减免了户均4000元的入网费,这一工程成为全县近年来最受群众赞誉的民生工程。集中供热后我们还拔掉了烟囱38根。去年,全县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44天。空气变得更清新,天空变得更亮、更蓝,人民群众的心也更暖了。更多资料+微信:nuo 180914
从天天等煤气,做饭就生气,到气源双配备,顺心又顺气。我们投资6000多万元实施了县城集中供气工程,全县共解决了1万户居民的做饭用气难题,成为全国首家煤层气管道直供的县份。气通了,群众的心也顺了,再也不会因为三天两头断气而怨声载道。气源的极大满足,不仅做饭没有问题,还可以通过燃气来取暖。去年,我们引进壁挂式燃气锅炉,解决了200余户平房居民供暖的难题,县城居民的生活质量大大提升。
从空中蜘蛛网,地上堵得慌,到管线全入地,拥堵变通畅。我们投资3000万元改造了新建路,在拓宽路面的基础上,拆除了沿街所有单位的围墙,拆除了飞翔楼、粮食局大楼等3万平米有碍市容的建筑,分出人行道和机动车道,统一设置了隔离带,把各种管线统一入地,两旁还分别种植了2米宽的绿化带,建设了街心小公园,配套了4个我县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水冲式公共厕所和4个免费停车场,在十字路口安装了红绿灯。如今的新建路,舒展通畅,秩序井然,成为县城的一条标志性主干道。
从条条路断头,人车绕着走,到直通东西环,出入不再愁。我们投资7000万元实施了江口街拓宽打通工程,拆迁居民180余户、单位22个共计4万平米建筑,拓宽厚庄桥,下穿铁路桥,成为我县第一条直接贯通县城东西的主干道,结束了昔阳县城所有街道都是断头路的历史。江口街的打通,与新建路纵横相交,使县城形成了“一纵一横”的城市路网主框架,对于缓解县城交通压力,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多资料+微信:nuo180 914
从校舍多危房,教学无保障,到撤点调布局,成绩直线上。2008年,我县学校共有D级危房6万平米,占全晋中的四分之一。从2009年开始,我们在全县实施“撤点并校、拆危建新”战略,两年全县共投入1.1亿元用于教育惠民工程,生均受益5000元。两年来,新建学校45所,撤并学校37所,新购学生课桌2万套,仅县城我们就新建了乐平一中、乐平二中、昔阳中学、西大街小学和其它两所小学。特别是昔阳中学的开工上马,圆了全县几代人的梦想。教育惠民工程的实施,使全县教学基础和教学条件发生了质的飞跃,为全县教育的基础设施打下了30年不落后的根基,真正做到了学校盖好了,个数减少了,质量提高了。
从城市基础差,生活不方便,到工程动作大,功能更健全。近两年来,我们大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功实施了一大批市政工程,县城功能更加完善。改造了新建路,打通了江口街,修复了上城街,新建了县医院和县文体活动中心,新建了乐平一中、二中和昔阳中学,集中供热集中供气惠及了人民群众。供水管网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县城垃圾处理厂建成使用。大力推进县城绿化,新增街道绿化带5万平方米,通过拆违拆旧,新建公园绿地10余处,使县城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1平方米以上。改造城中村,10万平方米的平房变成了高楼,县城区人口稳步增多,城市化进程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从店铺随意修,河道不畅流,到湿地景观美,碧水映高楼。我们投资3000万元,实施了松溪河综合治理二期、三期工程,治理河道1000米,修砌了橡胶坝2座,蓄水面积12万平方米。新建了占地7.3万平方米的湿地景观公园,栽植各类乔木、灌木4000余株,花卉1.6万平方米,草坪1.2万平方米,实现了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景,冬有青的四季景观。同时,还拆除松溪河道沿线2.6万平方米左右的违章建筑,腾出6万平米空地全部用于绿化。松溪河的改造治理,使县城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城市品位极大提升,成为县城东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从街上乱哄哄,门前光秃秃,到整治加力度,违建变绿树。从2009年开始,我们借全市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的机遇,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四城联创”工程,实施了昔阳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拆迁整治,全县拆迁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拆迁任务。同时我们还实施了力度空前的造林绿化工程,仅去年就投资1.4亿多元,植树160万株,使林木覆盖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成为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随着一大批违章建筑、沿街门店的拆除治理,随着一株株大苗大树的成片成林,我们的县城一下子变得整洁、靓丽、时尚了。
从煤矿小多散,安全难监管,到重组扩规模,整合大生产。过去我县的煤矿是多而散小而乱,个数多产量少,直到2008年全县还有30座煤矿,每座矿年均产量仅10万吨左右,而且安全没有保障。2009年,我们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在全县实施煤矿兼并重组。通过一系列运作和努力,关闭整合了15座,保留了15座。由晋中市整合难度最大的县,变为全市整合最好的县。关闭的15座煤矿提前一年关闭,关闭补偿金全部到位,两项指标均创全市第一。保留的矿井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开采,管理人员全部是煤炭院校毕业生,煤矿安全水平全面提高,煤矿产能大幅提升,去年全县煤炭产量800万吨,是2008、2009两年的总和,从而使我县成为真正的产煤大县。我们喊了多少年做强做大做实煤炭产业的愿望得以实现。
从失业又下岗,上访又告状,到难事有人管,身份全置换。多年来,企业改制成为全县一个老大难问题,谁也不愿挨、不愿管,到2008年全县还有30个企业2000多名下岗职工长期没有工资、没有经济来源,失去了生活保障,成了新时代的“难民”,他们既是生活困难的群体,也是经常上访告状让政府难看的群体。为此,2009年我们抽出专人成立了企业改制机构,通过财政出资、企业兼并的形式进行企业改制。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先后共出资3500多万元对这2000名职工身份进行了置换,困扰几届政府的老大难问题得以彻底解决。职工得到了实惠,政府减轻了负担,社会实现了稳定。
同志们,昔阳城乡面貌在变,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在变。今天的昔阳,天时,地利,人和,心齐,气顺,劲足;办实事的多了,说闲话的少了;补台的多了,拆台的少了;谋划经济的多了,专营ZZ的少了。昔阳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快车道,正是我们干实事、干大事、干成事的最佳时机。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把住红旗不放,站在船头不让”,只要肯吃苦、肯干活、肯为人民谋福祉,人民就会支持我们。
二、理清发展新思路,我们信心百倍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转型跨越的总体要求,以重铸昔阳辉煌为目标,抢抓两大机遇,解决两个难题,坚持“四个一”工作思路,实施文化领先、三城同建、富民强县三大战略,建设红色昔阳、魅力昔阳、和谐昔阳,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对于主要经济指标的确定,我们的观点是:目标要力求保守,成果可超乎预期。既要提防悲观主义,更要提防乐观主义。
2011年,我们的主要经济指标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3亿元,增长6.5%;财政总收入完成9.7亿元,增长20%,力争完成10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亿元,增长6%。
目标是宏伟的,任务是艰巨的。要完成这些目标任务,关键要抢抓两大机遇,解决两个问题,坚持“四个一”工作思路。
(一)抢抓两大机遇
一是抓住领导干部合理配置的机遇。过去,一说机遇,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发展机遇,事实上干部的配备也是一个机遇,而且是一个很重要的机遇。对于一个县来说,组织究竟往来派一个什么样的书记、县长,群众说了不算,但大家希望组织派来的都是真抓实干的好官,希望是希望,现实是现实,好官能不能来可遇不可求。这就是机遇。今天我们这个机遇来了。三十年前我们昔阳县委书记就是由市领导兼任,三十年后再一次由市领导兼任,这难道是一种巧合吗?这不是巧合,是省委关注昔阳、关心昔阳、支持昔阳的结果。省委对我们这一届领导班子赋予了重任,也寄予了厚望。润民书记到咱昔阳任职是昔阳人民的一件好事,是昔阳干部的一件喜事,大家十分振奋,倍受鼓舞。润民书记到昔阳任职这就是一个机遇,我们在座的各位一定要抓好这一机遇,乘势而上,抓住这个机遇把哺育我们的这片热土建设得更加美好。润民书记是我省杰出的优秀青年干部,他组织能力强,人脉关系广,善于谋划决策,勇于拍板干事。润民书记是带着真情,带着感情来到昔阳的,目的就是为昔阳的人民群众办一些事情。我本人没别的本事,但喜欢干活。我和润民书记平均年龄是全省书记、县长中最为年轻的,我俩主政昔阳可以说是黄金组合、最佳搭档。面对这么好的干部结构,面对三十年一遇的大好机遇,我们如何抓好这一机遇?一是支持,二是实干,少说风凉话多办具体事。对县委、政府的决策坚决拥护,对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如果这一机遇抓住了,抓好了,我们昔阳就能打一个翻身仗,我们就会梦想成真,重铸昔阳辉煌。
二是抓住领导班子团结一致的机遇。团结就是力量。在一个地方只要班子团结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也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四套班子十分团结,我们生活在一起,拼搏在一起,有活一起干,有事一起办,有难一起挡,有功相互让。班子团结,群众受益,干部满意。润民书记到来后,我们班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将进一步增强,团结的氛围将进一步浓厚。这几年,我们昔阳之所以能办成一些事情,各项工作都搞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就是四大班子团结的结果。这几年,特别是人大、政协的各位同志,在爱生和录文的带领下,由过去的单一监督变为靠前指挥、带头猛干,他们从主任到副主任、主席到副主席,每人一项工程,人人都有活计,用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歌来表述就是,你有我有全都有,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些同志起早贪黑、加班加点,不计得失,不言劳苦,每项工程都干成了我县的精品工程。今天我给大家通报一下,现在我们干活是不分县委、政府,不分人大、政协,谁能干谁就干,适合谁干谁就干,真正达到了团结一心,人尽其才。我们四大班子团结一致,基层的干部群众更应该团结,领导团结是前提,大家团结是基础。有了好的基础就不愁盖不起大厦高楼。你们主动团结、主动配合、主动服从,就是抓住了我们团结的机遇,就是为全县人民做贡献。大家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夫妻不和第三者就会插足,干部不和坏人就会钻空,最后是坏人受益、干部受损、人民受害。我们绝不干那种让坏人开怀、让人民落泪的傻事。我们就是要做到团结一心成一人,强县富民梦成真。《诗经》中有句话叫做: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这句话的意思是,弟兄两人可以在家中关起门来争吵,但遇到外来侵略时就要齐心予以抵御。我们大家也要做到这一点。在工作中,我们难免有分歧,没有分歧就没有民主,但我们遇到挑战时必须求大同存小异,团结一致战胜各种困难。团结是什么意思?我个人理解为:大家抱成一个团,最后有个好结果,这就是团结。今天台上台下的各位都要奔着这个目标而去,真正做到领导干部抱成团,人民群众抱金砖。
(二)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有钱不一定能做好事,但没钱肯定做不成事。近两年我们全县上了一大批民生工程,解决了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那么钱从哪里来?也许有人认为我们这几年财政收入增加了,可自主支配的钱多了。这两年我县的财政收入的确是增加了,但可用的财力并不多。前年和去年两年,除上缴上级财政外,我们加起来的可用财力也就是5个多亿。但我们仅干部和教师工资就达3.8个亿,除去办公开销我们还得靠转移支付过日子。说到底,目前我县仍然还是个吃饭财政。没钱怎么办?天上不会下元宝,没钱就得想办法。这几天我粗略地算了一笔帐,两年中通过我个人努力,要了一个亿,闹了一个亿,省了两个亿,加起来是四个亿。要了一个亿,就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其中一次性要回的最大一笔钱就是用于种植核桃的片区扶贫开发资金2000万元,除此之外,县医院、集中供热、集中供气等每个项目争取回的资金都在千万元以上;闹回一个亿,就是在去年北坪、三都露天矿整合时收回了一个亿;省了两个亿,就是我们实施集中供热的1.4亿元、集中供气和植树造林以及西大街小学建设的6000万元,全部由驻地企业出资。如果说我们政府理财在过去的两年中有所成效的话,那么今后我们理财必须要有所突破,必须做到“厚着脸皮”要钱,大着胆子“闹”钱,想着法子赚钱,捂紧腰包省钱。
1.就地取财。近几年,我们引进了阳煤、国投等大型企业集团,财政收入大幅提升。仅国投昔阳公司2008年一年上缴税收近8000万元,成为全县第一纳税大户,结束了我县多年来没有全市50强纳税企业的历史;去年三都、寺家庄两座煤矿税收均突破亿元大关,这些企业已成为昔阳经济的支柱,这些企业就是我们昔阳的财神,我们就要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扶持他们做大做强,做好做优,他们强大了,我们就有钱可花了。我们就能就地取财、就地生财,积聚更多的财力,办更多的事情。
2.坐地生财。土地是最大的资本,在我们昔阳土地更为珍贵,可谓是寸土寸金,但我们在土地经营上做得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