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0382
2024年1月
在市委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8年2月3日)
市委召开的这次会议十分重要,目的是动员全市上下担当作为、拼搏奋进,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夺取脱贫攻坚新成果。市委研究确定由我安排部署扶贫开发工作,景瑜同志安排部署“三农”工作,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内容上的重复,更主要的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提出的“贫困地区X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刚才,景瑜同志对“三农”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打好脱贫攻坚战讲五点意见:
一、把握大势,增强攻坚信心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底线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任务,是全市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必须要完成的ZZ任务。中央和省委对脱贫攻坚的重视程度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于贫困人口与青海省相当的陇南来讲,脱贫攻坚是要务中的要务、重点中的重点、大局中的大局。深入研判我市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我们要从四个方面把握:
一要从成效中积累攻坚经验。2017年全市共退出贫困村89个,脱贫3万多户12.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将近5个百分点,两当整县脱贫摘帽已进入省上最后的检查验收阶段。这些成绩来之不易,透过数字看工作,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各级组织弹精竭虑、戮力攻坚,发挥了组织指导作用;广大干部特别是乡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干部“5+2”“白+黑”的苦干实干,发挥了落实落地作用;片区扶贫、产业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旅游扶贫和社会扶贫等扶贫模式协同发力,发挥了综合促进作用;财政专项资金、政府融资、抵押贷款、帮扶资金等多元投入机制,发挥了基础支撑作用。这些不仅是过去工作见效的经验,更是今后工作增效的依靠,我们必须增强定力、继续坚持,使其在脱贫攻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要从问题中找准攻坚方向。对标“两不愁、三保障”基本目标、对表2020年时限要求,认真审视我市扶贫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难以回避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脱贫难度大,全市31.5万贫困人口集中在各县区发展最落后、自然条件最差的区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二是基础欠账多,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眼前脱贫和长远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规模小、效益差,大多数贫困户收入低而不稳。三是内生动力弱,一些群众既无一技之长,智力上贫穷,也缺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志气上更贫穷,“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有,“干部干、群众看”的有,“绞尽脑汁保贫困户帽子”的更有。四是工作不平衡,一些地方作风漂浮,措施落实不到位;一些地方对地处偏远的贫困村户重视不够,脱贫时序无限度地往后推,增加了收官难度;一些村户脱贫无措施、帮扶无抓手,一些地方帮扶措施十村一面、百户一策。这些问题既是我们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也指明了下一步的主攻方向,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在破难题中扩大工作成效。
三要从机遇中聚集攻坚能量。X的十九大对扶贫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特别是习总书记扶贫开发思想,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支持力度空前,省上已经明确的特色产业发展工程、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和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几项贷款,累计达到2500亿元,审批通过的《关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加大了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政策资金项目的倾斜;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干部群众合力攻坚的氛围日益浓厚,为决战决胜注入了强大活力。
四要从算账中明晰攻坚战术。如何紧盯“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按照国家和省上的标准,使全市31.5万多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我们要算清时间账,算清措施账,不能稀里糊涂盲目跟进。结合现有脱贫渠道,从市级层面考虑,我们可以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使10万左右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脱贫;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使6万左右条件性、资源性贫困人口脱贫;通过设立公益性岗位,使5万缺乏劳动技能贫困人口脱贫;通过产业培育、劳务输出、教育医疗等综合措施,使剩余10.5万贫困群众脱贫,最终实现整体脱贫。
总的来讲,虽然我们的工作中压力巨大、困难重重,但我们有成功的经验、有良好的机遇、有可行的路径,只要我们下工夫做好工作,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全市整体脱贫目标,给X和人民群众交出一份圆满的答卷。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思想自信和行动自觉。
二、提升准度,完善脱贫计划
中央和省上对精准施策高度重视,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六个精准”的要求,前段时间中央明察暗访组到临夏发现了扶贫工作中许多不精准的问题,近期省脱贫领导小组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对“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进一步完善。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省上“精准再精准、聚焦再聚焦”的要求,真正把“一户一策”落到实处,我们结合国务院扶贫办的要求、省上“三本账”的内容和陇南的实际,抽调专门力量编制了《陇南市精准扶贫“一户一策”明白册》。这本册子既有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也有致贫原因,还有针对性的脱贫措施;既能体现扶贫工作的大量信息,也能反映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更能记录扶贫帮扶全过程;既可以把扶贫措施靠实,也有利于倒逼帮扶队员把工作做实,还能够为将来脱贫验收提供有痕有据的基础资料。各有关县区、有关乡镇要及时组建以部门帮扶队员为主体、乡村干部积极配合的工作组,进村入户填好明白册。通过填写明白册,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真正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