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0473


2024年1月
发挥人民政协优势 做好凝心聚力工作为“走在前、做示范”汇聚更多智慧和力量
在政协南京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开幕时的讲话
南京市委书记 韩立明
(2024年1月15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的关键时刻,政协南京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开幕了,这是全市人民ZZ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此,我代表中共南京市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全体政协委员和与会同志,致以诚挚问候!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江苏和南京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承载无上荣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两次亲临江苏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7月份在南京考察调研,就我市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等作出重要指示,饱含着对江苏、对南京工作的巨大关怀和殷切希望,给予我们极大的ZZ鼓舞、思想引领、奋斗感召。这是不惧风雨挑战的一年,我们从总书记谆谆嘱托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为动力,认真落实“走在前、做示范”重大要求和“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顶住压力、克服困难,高质量发展呈现新气象,落实国家战略展现新作为,改革开放增添新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实现良好开局。
这一年,我们深刻感悟核心的力量,践行总书记嘱托迈出坚定步伐。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对南京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自觉从中找方向、找思路、找方法,以理念大转变推动工作新提升,全市上下思想更加统一、行动更加坚定。扛起“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制定实施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产业强市建设等9个行动方案(若干措施、实施意见),明确并推进8个重点攻坚事项,全力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南京落地生根;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的内在统一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积极破除将传统产业当“低端产业”简单退出的误区,全力破解科教资源转化、开发园区管理、营商环境优化、国有企业监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创新驱动、产业强市的方向和路径更加清晰;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围绕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保交楼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把总书记关心的事、嘱托的事一件件办扎实。通过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我们深刻感悟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是南京发展的必由之路、成功之道、制胜之法,全市上下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的ZZ自觉更加坚定,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动力更加充沛,走在前做示范的责任担当更加强化。
这一年,我们持续激发奋斗的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坚持在攻坚克难中稳增长、稳预期,在统筹发力中扬优势、补短板,不仅稳住了经济基本盘,更收获了高质量发展沉甸甸的成绩单。产业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升至第6位,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居全国第4位,紫金山实验室新发布4项重大创新成果、建立业界首个6G综合实验室,1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通过重组、累计达23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10062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3569家、占全省四分之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增长9.5%,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未来产业增长28%。人文绿都品牌焕发独特魅力。成功举办首届长江文化南京论坛,“中国南京周”开启中美文化地方交流新篇章,打造特色消费场景超1000个,开展促消费活动1600多场,接待国内外游客2亿余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400亿元、比2019年增长37%。民生幸福城市再添暖心内涵。过江通道、轨道交通加快建设,新增共享停车泊位1.88万个、累计达13.6万个。全年新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2所,新增学位3万多个、总数超过120万个,城区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建成全国首个“三医”联动监管平台“医保高铁”,长期护理保险惠及4.8万人,连续14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这一年,我们广泛增进团结的力量,凝聚全社会共识形成强大合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