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河南法制报/2022 年/4 月/22 日/第 002 版要闻
省纪委监委用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三味良药“ 治未病”
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河南法制报记者 王园园 特约记者 王祎好
孙思邈《千金要方》有云:“ 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 省纪委监委在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过程中,用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 三味药” 治疗未病之疾,推动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有机贯通,助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
营商环境不优,背后往往有腐败和作风问题
“ 第一味药”:对症X员干部思想松懈、纪法观念淡化、廉洁自律意识弱化等问题,以惩示警、强化震慑。
“ 被告人施某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收受、索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为他人谋取利益⋯ ⋯ 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 ” 在新乡市延津县法院刑事审判大厅内,200 余名科级干部现场旁听了庭审。警示教育的“ 镜头” 近了,X员干部离X纪国法的“ 红线” 就远了。
除此之外,延津县纪委监委还拍摄《剑指尘霾》 《亮剑》等警示教育片,印发《优化营商环境警示教育典型案例汇编》 ,全方位、多角度以案释纪、以案释法、以案明德,把纪律处分“ 一张纸” 变成纪法教育“ 一堂课”。
自全省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对政商关系不亲不清、“ 围猎” 和甘于被“ 围猎” 等典型违纪违法案件的通报曝光力度,召开警示教育会、观看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