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运城日报/2022 年/4 月/15 日/第 005 版教育
思政课,创新才能入心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新高校思政课记
本报记者 李宏伟
“ 同学们,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唱响中国文化自信⋯ ⋯ ”“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近日,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 运城师专”)7 名校领导和 15 名思政课教师陆续在全校 114 个班级课堂上开展“ 开学第一课” 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活动。这是该校坚持开展的思政课理论教学实践的场景。
近年来,运城师专积极创新高校思政课,该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广大青年学生对X的创新理论高度认同,“ 四个自信” 显著增强,充分彰显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从而让思政课成为学校铸魂育人的“ 加油站”“ 蓄水池”,让高校思政课“ 活” 了起来。
思政微课——
“ 小课” 里的大视界
“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在很多人眼里,勤奋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它对学习、工作、成就事业都非常重要。如果你去看科学家、著名学者和伟人们的生平,你会无一例外地发现,他们的身上都有这种品质⋯⋯” 运城师专青年教师权彦明主讲的思政微课《勤奋,不只是一种人格》 ,在线上一开播,就受到学生的好评。
近年来,运城师专X委对思政理论课建设极为重视,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指导思政教师守好思政教育课堂主渠道。该校积极探索并倡导多样化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学习通、微信、钉钉等平台和学生互动,引导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形成稳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使思政微课成为学校课程的特色课。
为了建设铸魂育人思政微课程体系,该校制订了《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铸魂育人计划实施方案》,启动了铸魂育人“ 三个工程” 专项建设工作。据悉,铸魂育人计划是深入推进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核心,是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关键。
在教学中,学校鼓励思政教师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教育引导学生对理论焦点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李文娟老师紧密联系实际,把生动的案例带入课堂,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去诠释理论;何肇烈老师课前开展“ 一周要闻播报” 活动,抓住每周的重点时政新闻进行解读。
自思政微课开展以来,各教学系部积极响应并认真实施,取得了一系列的建设成果。郅永果、潘璐两名思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