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想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8 月/5 日/第 004 版教育学
高校文化育人:价值意蕴与实现理路
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谷照亮
在高等教育中,“ 文化育人” 既是其固有功能,也是文化自觉的基本体现——以文化的“ 外在给予” 和文明化的“ 内在生成”,化育新时代大学生“ 个体人格” 的和谐一致,引导其“ 类身份” 的文化确认,使之成为文明而有教养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育人关乎国民个体的文化身份认同,关乎华夏儿女的文化身份归属,更关联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因此,在高等教育体系内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过程中,需要直面多元文化困境和不同文明冲击,以人类文化的正向价值为导引,通过挖掘校园文化、网络文化、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和实现理路,达到文化育人的理想境界。
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意蕴
高校是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的重要载体,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责无旁贷。通过“ 以文化人”
的育人实践,提升校园文化育人、网络文化育人、传统文化育人的效果,涵养大学生的独特气质,
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赋予高校的责任和使命,具有明显而深刻的价值意蕴。
校园文化育人的价值意蕴。在德育方面,校园文化表征为一类“ 综合文化形态”,借此对新时代大学生开展道德教育,不但符合道德教育基本规律,也有助于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在智育方面,借助校园文化有利于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升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对开展包括智育在内的高等教育来说,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在美育方面,以文化育人为契机,既可以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塑造美好、高尚的人性,还有助于协调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始终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