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6 月/13 日/第 007 版域外
美德日重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杭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戴丽华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钟江顺
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民生福祉,而且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未来,既对国家建设和创新发展影响深远,又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的试金石”。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许多国家都进行了积极探索,本文将介绍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相关主要举措。
美国高校积极提供就业服务
美国较早开启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已达到 50%。在美国,毕业生就业关乎高校声誉和外界对高校的评价,因此,各高校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支持、促进毕业生就业。美国的高校一般会设置就业指导、职业规划、求职服务等部门,为学生提供较为专业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服务。高校往往会为低年级学生开设“ 职业生涯规划” 等课程,从就业环境、职业方向选择等方面入手,向学生传授就业相关知识。随着学生年级升高,尤其到了毕业年级,学校会提供面试技巧、简历撰写、求职经验等方面的指导。此外,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还会为学生提供长期服务,即使是已经毕业的学生,也可以回母校接受就业相关指导和服务。
美国高等教育费用较高,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美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推出了助学贷款。但后来随着助学贷款制度的数次改变以及美国高校学费的增长、助学贷款的数额越来越高,部分学生因难以负担学费或助学贷款而选择不读大学或中途辍学,又或者在毕业多年后,在已经步入中年甚至老年时,仍需继续偿还助学贷款。助学贷款规模的无序扩张加剧了美国的个人和家庭债务危机, 对人们的养老金储蓄能力和求学深造意愿产生负面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同时也是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美国出台了通过减免贷款吸引高校毕业生到特定地区工作或从事特定职业的政策,其中就包括为美国而教” 和“ 预备军官团” 两个项目。“ 为美国而教” 项目是选择优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