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经济导报/2022 年/6 月/9 日/第 001 版
华南理工大学:创业带动就业“ 出真招”,助力更多学子逐梦
筑梦
本报记者 公欣
开栏的话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2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迎难而上,会同有关部门突出创业带动就业主线,组织 212 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分别开展社会服务领域双创带动就业、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 校企行”、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精益创业带动就业等 4 个专项行动。面对疫情影响,各示范基地创新方法、千方百计落细落实行动方案,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涌现出许多好模式好经验。从今天开始,本报开辟“ 聚焦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 专栏,对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的创新模式和典型经验开展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 技能成就出彩人生” ——这是新职业技能在线教育企业十方融海公司正在践行的目标方向。在该公司现有知识付费平台荔枝微课上,一位来自黑龙江种植木耳的农户通过在平台售卖木耳种植技能的课程,成为一名月入过万元的“ 教师”;一位全职妈妈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有声演播技能,成为一名兼职有声书演播员,她也从此有了每月上万元的业余收入⋯⋯这样的实例和故事在这里时有发生,并不鲜见。
“ 让声音被‘ 看见’ ”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听障人士实现无障碍沟通,这是致力打造听力行业和言语康复行业服务平台的广州音书科技有限公司的“ 初心”。在他们的努力下,截至目前, 音书科技已服务 100 万听障用户, 为中国聋人协会等 16 个公益机构提供了 53 次公益服务,帮助 20 多万听障人士解决就业。
这两家看似毫无关联的创业企业之间实则渊源颇深:他们都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双创示范基地孵化的项目,他们的创始人都是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生,他们的成功也是华南理工大学一直以来持续积极开展双创工作、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并取得实际成效的“ 缩影”。
四个维度开展创业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