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微信:nuo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青年报/2022 年/5 月/25 日/第 003 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伟大变革
“ 双减” 撬动基础教育改革大棋局
中青报· 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2021 年 7 月 2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一场前所未有的“ 双减” 改革启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X和国家各项事业
发展的重要先手棋。
而在这盘棋中,基础教育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全面贯彻落实X的教育方针,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
旨在根治基础教育诸多痼疾顽疾的“ 双减”,对于整个中国教育来说意义极为深远。谋定
去年全国两会时,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在接受中青报· 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学校曾经给高一的学生测试引体向上,结果 132 名男孩一个也拉不上去。
不少专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说,当前,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首先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思想品德。学生整天埋头于作业,睡眠不足,又缺乏锻炼,体力下降。现在学生中近视眼众多,许多成年人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少龄化,这样下去,国民体质下降,今人担忧。
其实,我国一直非常重视中小学生的减负问题,特别是近十年来更是出台了多项政策,2013年的《中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对学校的教学进度、作业布置、考试评价、教师补课等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从 2018 年开始,校外教育培训成为减负工作的重点治理对象,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 ,对严禁超标培训、严禁培训与升学脱钩等作出了规定。
“ 教育包括培训教育在内,从来都是一项崇高的公益性事业,天然地应以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根本宗旨。” 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董圣足研究员说。但是在“ 剧场效应”“ 教育功利主义” 等裹挟下,学生们校内减下来的负担,又在校外加倍地补上了。再加上资本的涌入,校外培训迅速扩张,为数不少的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尤其是面广量大的无资质培训机构,偏离公益性办学宗旨,迎合一些不合理的社会需求,无视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应试为导向、以提分为目的,采取抢先学、超纲教、反复练等方式,纷纷面向在校学生特别是义务教育学段学生过度开展升学和考试学科知识培训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曾经讲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位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师,在暑期放假前问四年级的学生没有学过五年级上学期数学的请举手,结果只有 3 个学生举起了手;问已学过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的请举手,结果有一半的学生举起了手。 “ 这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破坏了良好的教育生态。” 董圣足说。
教育变成了“ 产品”,商业追求的当然是“ 利益”,《中国教育服务产业发展报告 2020》显示,我国基础教育校外培训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 5184 亿元。
校外培训机构不断制造着家长的焦虑,同时利用这些焦虑继续“ 绑架” 家长,甚至在国民教育体系之外再造了一个教育体系。
改革迫在眉睫!
2021 年 5 月 21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他强调,
第 1 页 共 4 页
更多资料+微信:nuo180914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