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微信:nuo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光明日报/2022 年/5 月/24 日/第 013 版教育周刊· 焦点
立志做大先生 潜心做大学问 努力育大英才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谈
本报记者 靳晓燕
对话嘉宾
孙郁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教师团队带头人
邹长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教师团队带头人张化光 东北大学电气自动化研究所教师团队带头人
丁文江 上海交通大学氢轻之美创新教师团队带头人韩家淮 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教师团队带头人
2017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当年 7 月,教育部启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截至目前,共创建两批共计 401 个教师团队。这是一群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立志做大先生、潜心做大学问、努力育大英才的教师榜样。我们特邀五位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请他们分享成为好老师的路径和方法,讲述他们教学、科研中的难忘故事,畅谈如何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1 好老师要能“ 承上启下”
记者:人们看到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首先想到团队成员的第一身份是教师。也许,在报考院校时,同学们看到这样的介绍,会对这样一个团队有更多的期待和向往——这里有好老师,有大先生。大先生是“ 经师”,亦是“ 人师”,是大学精神的缔造者、传承者。当然,大先生也是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起来的。在立志做大先生的道路上,各位是怎样实现提升和跨越的?
邹长春:我经常用一句话来勉励我们从事地球物理研究的同学,那就是“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希望他们有高远的理想,把自己置于国家的坐标系中,用我们地球物理人高超的探测本领,找准自己正确的位置。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更要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价值。同时,更要有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行久行远。我们团队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地球物理学和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优秀学子,许多出国深造的同学已经学成归来,成为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顶梁柱。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同志心有大我的爱国情怀,在他们身上也得到了诠释。
张化光:从教 30 年,我将自己的教学理念概括为“ 创新、发展、严谨、求实” 八字方针。我经常提醒学生:科学是严谨的,它需要创新,需要发展,但如果没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无论如何也不能攀登上科学的高峰。曾有一位硕博连读的学生由于感觉自身创新能力不足,找到我想要退学。我采用“ 三步曲” 进行指导:第一步是让学生把我推导的公式,用另一种方法进行推导;第二步是给学生举个例子,让学生用这个方法做仿真;第三步是给学生几篇文章,让学生写一篇综述。十天时间,一篇文章写好了,送到国际杂志,一投就中了。从此,这个学生的创新潜质被激发了出来,成果也越来越多。
丁文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我们始终相信,培养优秀的学生是教师的第一要务,要真正把学科的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我们团队中的教授和副教授承担本科生、研究生课程的课时量每年达到 500 学时。为了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我们采用“ 技术原理认知+理论体系学习+科研案例分析+综合实践创新” 的新工科培养模式,在本科课程中增设热加工综合实践研究,将知识点结合多样化教学手法,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教学效果。
第 1 页 共 3 页
更多资料+微信:nuo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