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10 月/20 日/第 001 版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自信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范玉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增强文化自信”,“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中国既是一个具有 5000 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也是一个有着“ 天下” 情怀的文明体。在世界体系中,今日之中国是从历史之中国走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厚底蕴,更是今日之中国在世界动荡变化中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
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滋养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精神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土壤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在全球舞台上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亮底色。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 是中华民族精神独特性的重要表达,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是 “ 世界的中国” 永续发展的突出优势。历史和事实表明,只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文化自觉,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