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10 月/20 日/第 004 版专版
以信息化推动研究生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傅慧芳 粟显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ZZ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ZZ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发展的形势中,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X和国家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更加迫切。截至 2022 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 4430 万人,其中在读研究生接近 300 万人,这些数字反映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序列的顶端,具有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职责使命和天然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ZZ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责任。高校思想ZZ理论课作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ZZ工作的灵魂课程。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将“ 完善思想ZZ教育体系,提升研究生思想ZZ教育水平” 作为高校加强思想ZZ工作,健全“ 三全育人” 机制的首要任务加以强调,要求开全开好研究生思想ZZ理论课,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当前高校研究生多以“ 80 后”“ 90 后” 为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学习能力极大增强,并拥有较强的认识辨析能力、现实转化能力、主体建构能力和价值塑造能力。这就迫切需要实现信息化与思政课教学的融合,通过数字化的放大、叠加和倍增效应,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从而更好契合“ 网络原住民” 的现实需求和求知欲望。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ZZ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教育部颁布的《新时代高校思想ZZ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也明确要求深入研究网络教学的内容设计和功能发挥,不断创新网络教学形式,推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可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已成为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必然的趋势和要求。
在马克思看来,技术不仅是现代性及资本主义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