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10 月/19 日/第 011 版专版
提升地方高校教师管理能力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温荣
高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特殊组织,教师在高校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大学的水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校教师的流动性加快,各高校在吸引教师、留住教师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然而,学校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很多是通过经济手段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往往会忽视心理契约对行为的影响。本文尝试从心理契约理论出发,构建地方高校教师和管理方之间的有效联结,以期促进高校教师管理的改革。
地方高校教师管理关注心理契约的必要性。目前,管理已经从物的管理转向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在管理方式上体现了独有的特性。把心理学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产生了除劳务合同(经济契约)之外的心理契约。地方高校作为拥有丰富人力资源的组织团体,其管理的重点也体现在人力资源方面。它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绝大多数是知识型、智力型的人才,这种类型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个人的社会价值。地方高校一方面倡导教师向“ 双师型” 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乐于吸收企业的骨干力量进入学校作为外聘教师,给学生以实践指导。若想使不同类型的教师在同一个工作环境中互相影响并进行思想碰撞,学校与职工之间建立心理契约不容忽视。
随着管理重心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