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10 月/12 日/第 011 版专版
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发展路径
常州大学后勤管理处 刘荣
X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深化教育改革, 加快教育现代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 “ 双一流” 建设的不断推进,地方高校作为区域高校发展的“ 领头羊” 与“ 示范兵”,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进步的主力军。推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不仅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内在需要。进入新时代,地方高水平大学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化优势特色,抢抓发展机遇,迎难而上,破解发展难题,为地方与区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和创新支撑。
在国家“ 双一流” 高校建设的背景下,全国各地陆续出台相应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方案和举措。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成为推动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动力与发展目标,这也会显著增强地方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其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地方大学建设指导方案与支持计划为区域高校发展提供了物质与政策的有力支撑。 借助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快高校内涵式发展,强化优势特色,提升整体水平,在创新发展与地方融合的过程中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以笔者所在的江苏省为例,2017 年江苏省印发《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实施办法(暂行) 》强调,高等教育要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建立高校分类发展、分类管理、分类支持的机制,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合理定位、 特色办学。 2021 年江苏省印发 《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 (2021—2025 年) 》,更加明确了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目标与主要任务,并提出到 2025 年江苏更多高校进入国家层面开展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地方高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目标定位不清。大学发展的定位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