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10 月/11 日/第 005 版专版
高校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困境与破解之道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倪龙海 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 李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要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 青年科技人才是未来科研工作的主力军,代表着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方向。进入新时代,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X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提升国家科研能力水平的重要文件,指出了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对于高校各项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自 2018 年以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三部委联合出台多项文件,对于加强青年教师科研持续且稳定的支持力度,培育相关领域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高校是青年科技人才的集聚地、 孕育区、生产线,探究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对于高校打造科研高地、孕育科技暖床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健全完善高校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机制、营造良好的成长成才氛围,已然成为高校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青年科技人才尤其是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在成长过程中
遇到了诸多障碍,发展瓶颈显现,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政策的“ 断头路” 问题。近年来,国务院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陆续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 双创” 升级版的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有关高校科技人才成长的政策文件,提出支持和鼓励高校科技人才兼职创新或在职创办企业、支持和鼓励选派高校科技人才到企业工作或者参与项目合作等举措,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热情高,是政策红利的主要对象。但高校普遍存在观望心态,罕有高校及时制定具体细则方案,造成政策落地实施效果欠佳,出现了政策“ 断头路” 的现象。
二是用人单位重考核、轻指导。刚入校 3—5 年是青年科技人才职业生涯的关键期,但大部分青年科技人才在疲于应付一系列繁重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