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想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8 月/19 日/第 008 版专版
培养高校全球治理人才的核心能力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陈艳艳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需要兼具国际视角、家国情怀与专业素养的高水平人才,在国际组织中以行业专家的角色参与和主导全球治理。我国“ 双一流” 理工科高校培养国际组织的全球治理人才,其关键是厘清全球治理人才的核心能力框架。
国际化的全球治理人才核心能力。在联合国的国际组织体系当中,任职要求均以系列文件的方式高度规范化。《联合国宪章》第 101 条规定:国际公务员的标准为“ 应以忠诚、效率、才干之最高标准为首要考虑”,这足以看出联合国机构对其职员在态度、能力、品质三个方面的要求。1999 年、2009 年,联合国分别发布了《组织未来胜任力报告》和《联合国未来胜任力报告》 ,形成核心价值观—核心胜任力—管理胜任力的三阶模型以及 17 项能力素质。
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扩大全球治理人才的培养基数,美欧更是将其泛化为所谓的国际公民教育或者全球胜任力教育。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以下简称 “ OECD”) 将这种能力定义为 “ 能够分析当地、全球与跨文化议题,理解和欣赏不同视角的世界观,与他人成功进行尊重式互动,为可持续发展和集体福祉采取负责任的行动的多维能力”,它有助于学生在多元文化社会和谐相处、适应全球劳动力市场、高效负责地使用媒体平台以及支持联合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在2017 年将其纳入国际学生能力评估项目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 。
依据该框架, 我研究团队采用 6 步骤的系统文本综述法收集国际组织任职需求的原则性文件、官方招聘广告以及获聘者访谈共计 167 份样本合计约 2.6 万字) , 使用 NVivo11 软件以及扎根理论进行三级主题编码,结果发现在面向国际组织任职的全球胜任力框架当中,权重最高的五个维度分别为:专业素养(权重约为 16.9%) 、尊重他人文化并具备多元文化(权重约为 16.9%)、语言知识(权重约为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