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想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8 月/12 日/第 004 版教育学
领域育人:研究生培养的时代诉求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 王晨
创新已成为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撑。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在培养。作为教育体系中最高层级的研究生教育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但受专业育人模式等因素影响,当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并不突出,研究生教育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实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创新型研究生就显得非常必要。
从专业育人到领域育人:
时代诉求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定位是培养具有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了培养这种高级专门人才,各大高校主要采用专业育人模式实施研究生教育:主要从专业知识体系出发设置课程,按照专业知识生成逻辑实施教育教学。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一般都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并能运用专业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知识创造和应用。
专业育人是促进研究生成为专业人士的有效育人模式,但在培养前沿领域人才方面略有不足。由于过于强调专业知识学习,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眼界比较狭隘,无法走到学科交叉领域的前沿,进行前沿知识创造和应用研究。
领域育人是指基于领域问题开发系列课程,按照领域问题探究逻辑开展教育教学的培养模式。不同于专业育人,领域育人的立足点是重大研究领域,而非抽象的专业知识;领域育人的培养方案是基于领域问题及探究过程而非知识增进过程进行设计的;其课程主要是基于领域中的问题探究而非知识掌握和运用进行开发的,课程内容不会局限于任何一门学科,而会涵盖多学科;其教学侧重于主动探究而非被动接受。因为强调重大领域问题导向,强调多学科交融,鼓励研究生自主探究,所以领域育人模式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具有多学科知识,是能基于前沿交叉学科问题进行思考,具有多学科融合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领域育人是时代所需,是与专业育人相辅相成的一种研究生培养模式。
微型研究院:
领域育人的模式建构
在专业育人研究生培养模式下,为了系统传授专业知识,在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高校普遍让二级学科承担起育人的主要职责,按照二级学科知识生成的逻辑设置课程,主要让相关学科组教师担任培养人,开展教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高校普遍按照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