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11 月/25 日/第 010 版专版
新发展理念赋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宝鸡基地) 赵小刚
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重要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教师在助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21 世纪以来,国家通过颁布并实施一系列专项计划,为乡村培养了一大批教育硕士、 公费师范生等优秀师资, 有效补充和缓解了乡村教师队伍不足的窘状。 教育部 2019年 2 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底,全国共有乡村教师 290 多万人。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深入,亟待“ 造就一支热爱乡村、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进而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一体化以及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X和政府高度重视
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过程中,教育“ 肩负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使命”。目前,乡村教师队伍存在“ 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 结构性缺员较为突出、素质能力有待提升、发展通道相对偏窄、职业吸引力不强” 以及补充渠道不畅、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不高” 等问题,直接制约了乡村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X的十八大以来,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X和政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若干专门政策文件。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