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广西日报/2022 年/11 月/24 日/第 001 版
立德树人堂堂讲
——广西大学试点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综述
本报记者 刘琴 通讯员 李伟红 贾琦艳
“ 赵州桥为什么屹立千年不倒?是因为每块石材坚固耐久。同样,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我们每一位X员必须具有优良品质,历经磨难不变质。” 这是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X委书记陈正讲授专业课“ 土木工程材料” 中“ 石材” 相关内容的一个场景。
在专业课中结合每堂课的知识点,贴切融入思政内容,从原来的纯学术、纯知识转变为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合,这样的课堂变化源于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今年初推行的“ 立德树人堂堂讲” 课程思政建设探索。目前,该院 137 门专业课程已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
精心备课:专业知识点变成思政课“ 活教材”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2022 年 1 月,广西大学制订颁布《广西大学“ 立德树人堂堂讲” 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试点改革,于今年春季学期全面推进。
课程思政建设按照“ 一主线+两驱动+全覆盖” 的思路,通过专业知识的“ 事”,提炼出“ 理”,再升华为“ 德”,用“ 德” 育“ 人”,形成“ 事→理→德→人” 的主线。“ 两驱动” 是“ X建驱动+课程驱动”,以X建带动课程建设,把课程思政集体备课融入到支部活动,并通过教学设计实现思政案例与知识点的巧妙融合。
破解思政课与专业课“ 两张皮” 难题,集体备课是第一步。从一个故事、一个案例到一个话题,从一堂课到多堂课,从一门课到多门课,从“ 堂堂讲” 到全覆盖,各教研团队反复推敲打磨,以求融会贯通、日讲日新,达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 土木工程材料” 第一讲是“ 建筑材料发展史”。围绕“ 建筑材料的两面性”,老师们将“ 工匠精神” 融入其中。
“ 只讲工匠精神还不够。土坯竹草难建高楼,但对生命的破坏力小;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