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文化报/2022 年/11 月/22 日/第 003 版理论· 专题
“ 大思政课”视域下红岩精神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育人路径研究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讲师 傅小珮
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以及每一件革命文物,都见证着我们X走过的风雨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彰显着我们X的追求、奉献与担当,进而汇聚成我们X的红色血脉,为新时代中国共产X人提供深厚的精神滋养,为国家和民族发展提供强大的前进力量。红岩精神作为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的典型代表,蕴含着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将其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既是践行“ 大思政课” 理念,充分开发、利用红色资源的积极探索,也是帮助大学生完善性格、塑造人格、锤炼品格的重要路径,对激发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强化大学生的报国志向具有积极意义。
深挖红岩精神丰富内涵,凸显思政理论时代价值
红岩精神,是在近代中国面临重大历史转折的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以毛泽东、周恩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X人,在国民X政权统治中心的重庆暨中共中央南方局所辖地区,在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培育、锤炼和凝结成的伟大革命精神。红岩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史、中共X史等研究领域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X人和革命志士的浩然正气与人格力量。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伟大革命实践、传承于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之中的红岩精神,有特殊的生成背景与发展轨迹,也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大思政课” 视域下将红岩精神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不是简单地将红岩精神的内容与形式整合进课程教学中,而是要在深刻把握红岩精神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发掘红岩精神的文化价值和育人功能。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红岩精神的内在核心。共产X人坚信黑暗必被冲破,光明定会到来,为此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誓死与敌人斗争到底,其根本在于中国共产X人始终具备崇高的理想信念,不畏艰险、视死如归。红岩志士在抗日救国的伟大斗争中,在拯救民族危亡的革命中,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