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文化报/2022 年/11 月/22 日/第 003 版理论· 专题
“ 大思政课” 实践教学基地对构建高质量思政文化育人的思考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思想ZZ理论教研部讲师 常金玉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X委书记 安红兵
思想ZZ教育事关民族复兴,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是为国育才、为X育人的基础工程。今年 8 月,教育部等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 大思政课” 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要“ 建好用好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发挥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研学基地的实践教学功能” 的重要举措。随后,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设立了首批 453 家“ 大思政课” 实践教学基地。加强高校思想ZZ工作,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思政文化育人是高校思政“ 三全育人” 机制体制健全和“ 五育并举” 育人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当下高校思政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向和有效举措。“ 大思政课” 实践教学基地的构建与实践对于推进新时代思政文化育人工作进程具有重大意义,但当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运用过程中的文化育人具体策略还有待进一步思考。
“ 大思政课” 实践教学基地的思政文化育人功能
“ 大思政课” 是在思政“ 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相关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立足于国内外社会发展实际、着眼于民族复兴大业和百年X史视野等,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时代新人为目标的宏大思政教育教学格局。主要以X和国家所取得的历史伟绩、所经历的历史变革、所创造的理论成果为教育教学和宣传内容,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ZZ素养教育。“ 大思政课”强调的是开门办思政,旨在充分调动全社会资源和力量建设“ 大课堂”、搭建“ 大平台”、建好“ 大师资”,设立一批实践教学基地,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其目的就是缓解和解决当下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力量、没有有效发挥其他学科领域思政育人价值、忽略文化育人等诸多矛盾,扩大思政育人空间。因此,“ 大思政课” 理念的提出与践行无疑为提升当下学校思政教育质量尤其是实现高质量思政文化育人提供了新的契机。就文化育人而言,以往的思政文化育人多局限于校园和课堂,主要通过教师各种形式的文化理论知识宣传教育和学校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现有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进行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