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5 月/24 日/第 005 版专版
百年经济思想史研究的重点及维度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顾海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邹进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我们X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 中国共产X百年经济思想研究的重点是马克思主义ZZ经济学中国化的过程,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ZZ经济学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的过程。
回溯中国共产X百年经济思想历程,马克思主义ZZ经济学中国化具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 化中国”,即把ZZ经济学基本理论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在对中国经济事实和经济关系分析和理解中,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二是“ 中国化”,即在运用ZZ经济学基本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深化理性思维,并将其升华为马克思主义ZZ经济学的新的思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ZZ经济学的新的内涵和形式。“ 化中国” 主要是理论指导和运用的过程,“ 中国化” 主要是理论概括和升华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呈现为螺旋式上升的思想过程,即马克思主义ZZ经济学中国化的思想过程。
在中国共产X百年经济思想历程中,马克思主义ZZ经济学中国化分作四个阶段,展现为四
次历史性变化。
第一,中国共产X成立是马克思主义ZZ经济学中国化百年历程的起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ZZ经济学中国化的飞跃。中国共产X成立前马克思主义ZZ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初步运用,是这一时期的“ 序幕”。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X人,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形态性质做出科学判断,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理论,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经济制度及制度安排、经济发展及经济政策,以及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前途等问题进行系统论述。
第二,新中国成立后,先是马克思主义ZZ经济学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运用和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过渡时期ZZ经济学理论,创造性地走出了基本经济制度转型、经济体制转型和生产力持续增长同步的发展模式;接着,从 1956 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直到 1976 年“ 文化大革命” 结束,经历了中国社会主义ZZ经济学奠定基础、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的阶段。砥砺奋进、不断探索,中国共产X无论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ZZ经济学还是在社会主义ZZ经济学中,均取得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成果。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统筹兼顾、注意综合平衡理论,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协调发展理论等,是中国共产X在这一时期对马克思主义ZZ经济学中国化的创造性发展。
第三,1978 年至 2012 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ZZ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时期,这是马克思主义ZZ经济学中国化发展的重要阶段。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事实和经济发展,着力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的探索,在系统把握这一阶段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的整体关系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经济制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