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四川经济日报/2022 年/5 月/23 日/第 001 版
极核功能显著提升 五区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城镇体系加快优化完善
四川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呈现“ 三大特点”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李洋
5 月 20 日, 省统计局发布分析报告, 对五年来我省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梳理总结。发布内容中提到,省第十一次X代会以来,全省区域经济地理加快重塑,区域综合实力明显
增强,区域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呈现出极核功能显著提升、五区协同发展成效显著、城镇体系
加快优化完善等三大特点。
极核功能显著提升
成都经济总量接近 2 万亿 稳居副省级城市第 3 位
2021 年成都经济总量接近 2 万亿,达到 19917.0 亿元,相当于 2016 年的 1.7 倍,稳居副省级城市第 3 位,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达到 37.0%,比 2016 年提高了 1.2 个百分点;常住人口超过2000 万、跻身超大城市行列;人均 GDP 达 14667 美元,实现从中高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的历史性跨越。
同时,成都现代产业加快发展。成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 2500 亿元,占全省比重超过 60%; 生物医药、 轨道交通装备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获批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国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达 107 家、居副省级城市第 3 位;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品牌不断彰显,全球首店、中国首店数量仅次于上海和北京,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服务业占 GDP 比重达 66.4%。
另外,成都高端资源加快集聚。2021 年末成都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达 130 家,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正式挂牌,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开工建设,成都超算中心成为西部首个国家超算中心;高新技术企业达 7821 家,科创板上市及过会企业总数居中西部第 1 位。
此外,成都的引领辐射作用增强。成渝双核联动深入推进,围绕科技创新、汽车产业、文旅发展等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提升双核发展能级,做强成渝发展主轴,增强辐射功能,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新的更大发展。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加快推进,2021 年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 2.5 万亿元,占全省比重达 46.4%。成都与全省 20 个市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区域合作发展更加紧密。
五区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区域发展差距不断缩小 协调性显著增强
成都平原经济区做优做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推动区内各市融合发展,打造高水平区域发展共同体。支撑作用显著,2021 年经济总量突破 3 万亿,达 32927.8 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63.2%,比 2016 年提高 1.4 个百分点。
川南经济区围绕打造全省第二增长极、建设南向开放重要门户发展目标,推进宜宾、泸州沿江协同发展,加快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推动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跨越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突破三个千亿关口,GDP 从 2016 年的 5217.5 亿元增至 2021年的 8761.0 亿元。川南经济区经济增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