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江苏经济报/2022 年/5 月/11 日/第 A01 版
南方经济强省强市一季度 GDP 增速放缓, 多位经济专家学者分析关键因素及应对之策
专家谈如何增强江苏经济发展“ 韧性”
江苏经济报记者 王峻峰
2022 年开局至今,江苏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同时,上海、浙江、广东等南方省份一季度 GDP
增速全面回落,南方省份占全国 GDP 比重近二十年来首度缩小,从去年同期的 64.7%下降到
64.4%。
江苏如何应对当前日益复杂和多元化的风险因素,进一步增强抗风险能力,实现稳定、可持
续和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
风险因素复杂多元
专家们普遍认为,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俄乌战争等国际地缘冲突、全球原材料涨价及加息预期⋯⋯多种风险叠加,是导致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乏力的关键因素。由于体量大、产业链长、与海外市场联系紧密,上述风险对江苏、上海、广东等经济强省强市的影响面更广,影响程度更深,增速下滑也就更为明显。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申俊喜教授认为,疫情是首要风险因素。江苏是服务业大省,增加值已超过了 GDP 总量的一半,疫情对江苏服务业的冲击尤其巨大。其二,俄乌战争爆发后,全球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江苏是能源消费大省,目前能耗水平仍较高,由此带来的是能源成本骤升。其三,美国陷入新一轮通货膨胀,为降低通胀率,美联储不断加息,收缩资产负债表,造成大量资本流向美国。同时,中美、中欧贸易战至今未息,美欧对华关税整体税率水平仍未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江苏吸引外资和外贸出口的增长。
今年一季度 GDP 大幅飙升的多数是能源、资源大省,侧面证明了全球能源大幅涨价对江苏等经济强省的冲击之烈。山西、内蒙古名义增速均超过 20%,领跑全国,而两地原煤产量之和占全国的 55%。宁夏、陕西、青海等能源大省的名义增速也超过 10%。同期江苏名义增速为 7.7%,广东为 5.1%,上海为 5.8%。所谓“ 北方省份增速逆转南方” 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正在于此。天津、辽宁、吉林等北方省市的增速居全国各省之尾,呈现明显的分化之势,更说明了这只是一种短期现象,背后有着更为复杂的原因。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研究员、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骆祖春表示,一季度全国及江苏经济增速放缓,必定与金融因素相关。但金融毕竟是服务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增长乏力的根源是市场主体发展放缓。 今年一季度江苏外贸的拉动力较强, 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 14%, 出口增长 15%。申俊喜分析,一季度江苏出口额依然能够保持较快增长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江苏在全球主要商品供应链中地位较为突出,很多环节难以替代;另一方面,江苏出口商品中,机电、电子类比例较大,附加值相对较高。
然而,即便是外贸业,今年以来所面临的压力也在加大。江苏省社科院世界经济所所长张远鹏认为,全球范围重要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国内供应链因疫情出现种种问题、海外市场消费力下降,也是导致江苏外贸乃至整体经济增长面临压力的主要因素。自 2020 年疫情发生以来,全球石油、天然气、煤炭、粮食、锂钴锰等稀有金属价格均不断上涨,今年以来涨势尤猛,工业品生产成本因此明显上升。制造业是江苏经济的基石,大批企业的利润不断下降,甚至原材料供应不足,产销量下滑。海外一些国家地区虽已宣布“ 正常化”,放开了疫情管控,但疫情仍在持续,居民收入减少,预期弱化,欧洲国家能源价格上涨、非洲粮食价格上涨,消费下降,对中国商品
第 1 页 共 2 页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的需求减少。此外,由于俄乌战争持续,2 月下旬至今中国至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