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汉中日报/2022 年/4 月/17 日/第 002 版专题
务实笃行创佳绩 奋楫扬帆启新程
——《汉中市 202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解读
市统计局X组书记 局长 贾澍
2021 年,是汉中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汛情疫情双重影响,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X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 六稳” “ 六保” 工作,以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为牵引,以“ 四个在汉中” 为总抓手,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实现了“ 十四五” 良好开局。如期发布的《汉中市 202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是一份凝聚着不懈努力的成绩单,全面展现了全市人民砥砺奋进取得的新成就,真实记录了汉中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成效。
一、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综合实力日益提升
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市委、市政府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因时因势调度经济运行,
着力稳增长、调结构、强动能,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发展水平再提升。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初步核算,2021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768.72 亿元,是“ 十二五”末的 1.7 倍;增量创历史新高,是 2019 年、2020 年两年平均增量的 2 倍以上。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5 万元,达 55279 元。
经济恢复稳中加快。2021 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一直保持在全省前列,全年分别增长 8.2%、19.5%、15.2%,分别居全省第 3位、第 1 位、第 2 位,两年平均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0.2 个、7.5 个、3.8 个百分点,彰显了汉中经济基础稳固、加快恢复、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制定稳粮保供《十条措施》,多措并举稳粮增收,全市粮食产量实现“ 十八” 连丰,2021 年达 110.50 万吨;发展稻渔综合种养 3.1 万亩,实现亩均“ 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 味见汉中” 区域公用品牌走向全国。
工业经济稳步回升。扎实开展工业倍增和亲商助企活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 1847.69 亿元,增长 14.5%,两年平均增长 7.6%。全市 35 个行业大类中 33个行业总产值保持增长,增长面达 94.3%。
服务业稳定复苏。实施服务业倍增计划,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 81.5 亿元,增长 10.8%。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 49.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 20.4%。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 23.0%,邮政业务总量同比增长 13.3%。
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韧性逐步彰显
加快解决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积极实施各项政策措施,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产业改革和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15.5:42.7:41.8,第一产业占比较上年下降 0.9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53.7%,比上年提高 1.7 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增长、扩大就业、增强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支柱产业调优趋强。支柱产业聚集发力,装备制造、现代材料、高品质食药工业产值分别增
长 19.3%、11.1%、15.3%,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 88.0%。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市工业
第 1 页 共 3 页
投资增长 37.3%、居全省第 1。
发展质效明显提升。财政金融平稳运行,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 9.8%,财政支出同口径增长 7.3%,金融存贷款余额增长 8.6%。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改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 14.2%、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下降 0.4 元。
城乡发展持续优化。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2021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52.26%,比上年末提高 1.3 个百分点。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1 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3.3 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为 2.80:1,比上年缩小 0.08。
三、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创新活力加速释放
持续深化“ 放管服” 改革和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夯实实体经济基础,增强企业内生动力,破解技术发展瓶颈,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三大需求显著改善。深入开展“ 项目建设提质年” 活动,大力实施“ 四个一批” 工程,更加注重产业类、民生类投资,2021 年全市项目投资增长 20.4%,两年平均增长 6.3%。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投放 1920 万元惠民消费券,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 14.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0.2 个百分点。内外循环加速畅通,实现招商引资内资到位资金 1397.63 亿元、增长 62.8%,进出口总额 31.05 亿元、增长 57.3%,其中出口增长 47.6%。
市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