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8 月/24 日/第 003 版经济学
构建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体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徐德义
以稀有、稀土、稀散和部分稀贵金属为代表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与低碳能源转型中不可或缺,是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的关键物质,对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至关重要。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链是现代工业基础能力的重要部分,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当前,我国急需构建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国家战略体系,确保关键矿物材料供应的安全可控。
战略性矿产资源全球配置挑战重重
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涉及经济、贸易、国际关系和地缘ZZ等多个领域,参与的利益群体也较为复杂。一是战略性矿产资源体系庞大,包括能源矿产、传统大宗矿产和新兴高技术矿种,不同类别矿产面临的产业链供应链风险来源、传导路径、供需形式和战略态势存在结构性差异,难以通过统一架构解决供应安全的问题。二是战略性矿产资源“ 资源开采—精炼加工—材料制造—终端应用” 的产业链供应链架构,不仅横跨多个制造行业,也涉及复杂的国际贸易流动,进一步加剧了确保其安全稳定的难度。三是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地质储量分布极不均衡,各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各有优势,且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由于缺乏统一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协调机构,很多区域化供应链联盟相继建立。利益群体诉求的差异性、资源分布的分散化及产业链分工机制的不健全,使得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极具复杂性。
近年来,国际经济循环动能持续弱化,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面临多个维度的冲击。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争夺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从初级矿物资源获取保障向产业链供应链全链蔓延;从基础大宗矿物和能源竞争向高技术矿种发展;从国家资源能源获取向集团化、区域化国际组织演变。2015 年以来,出于经济安全、国际竞争和地缘冲突的考虑,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纷纷构建战略性矿产资源供应链战略,并与部分资源国结成供应链联盟。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早已经超出经济和贸易的范畴,而对战略性矿产资源控制权的争夺可以视作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奏。可见,保障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已经上升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持续抬头和地缘ZZ冲突不断加深,美国政府相继发布了《关键矿产清单》《确保关键矿产安全可靠供应的联邦战略》《供应链百日评估报告》等,试图将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链问题ZZ化。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进一步恶化了全球经济状况,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区域化趋势愈加明显。2020 年以来,欧盟及德国相继通过了“ 保护性措施” 意味浓厚的 《供应链法》 草案; 日本、 印度和澳大利亚三国启动 “ 供应链弹性倡议”(SCRI),明确要求建立替代方案以在关键领域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这进一步加剧了战略性矿产资源全球生产配置的风险,并对我国现有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构成挑战。
此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供需结构发生深刻转变,使其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安全挑战从传统的资源品获取保障,蔓延至勘探、采选、分离、冶金、回收等整个产业链条,且更加多维化、精细化和复杂化。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经济和ZZ力量变革亦对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提出了新要求。
从国家层面加快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