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鹤壁日报/2022 年/8 月/22 日/第 001 版
聚资本之力 为产业赋能
——我市财政部门强化资源统筹和资金使用综述
本报首席记者 刘倩倩
在鹤壁电子智能信息产业园,与电子产业相关的大大小小项目在这里聚集形成产业生态;在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中维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各种人才荟聚,企业成为吸引人才集聚的“ 磁场”;在天海环球电器有限公司的高端线束工业园、汽车电子智能产业园、明镁创智产业园,还有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效应正在不断显现⋯⋯
是什么力量让我市在多个领域形成完备的产业生态,进而发生集聚效应?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我市抢抓发展机遇,坚持“ 项目为王” 理念,打造产业生态、创新生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形成“ 四优三新” 主导产业体系。
“ 当前经济恢复还面临不少挑战,财政收入压力不小,收支依然紧平衡。聚资本之力,为产业赋能,财政部门必须强化资源统筹和资金使用,集中财力办政府想办、老百姓迫切需要办的急事难事!” 8 月 17 日,市财政局X组书记、局长王海军表示,当前,基于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及促进经济恢复和平稳健康发展的需要, 财政部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 提高财政保障能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力争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用好“ 财运” 聚“ 财源”做大财政收入“ 蛋糕”
“ 财政收入‘ 蛋糕’ 大,民生保障能力才能强。” 王海军介绍,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市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用好政策机遇“ 财运”,创新思路聚“ 财源”、强“ 财力”,提早谋划部署,积极调度财政收支工作。
今年年初以来,财政部门坚持日统计、周分析、月研判的工作制度,强化收入监控分析,全面梳理重点税源、 主要税种, 不断拓宽增收渠道。 上半年,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55.7 亿元、为年初预算的 70.9%,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 21.6%;税收收入完成 35.4 亿元、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 49.9%,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64.7%,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财政保障。
为争取上级部门项目支持,市财政局结合财政工作职能积极谋划,以顶格推进,争取政策倾斜和项目资金支持最大化,做到上下联通、左右联动。上半年,我市共争取上级各类资金 87.3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52.6 亿元,增长 151.6%。
为加快财源建设、增强财政实力,市财政局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书记楼阳生到鹤调研讲话指示精神,牢固树立“ 项目为王” 理念,以“ 双 20” 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财源建设。今年年初以来,“ 双 20” 工程已实现税收 2.1 亿元,重点推进项目累计完成投资 116.67 亿元,为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从“ 试验田” 到“ 样板间”
打造合作共赢样本
淇县恒源矿业绿色矿山产业园(二道庄)项目厂区,抑尘收尘、水处理和降噪等污染防治设施齐全。 “ 从项目建设、运营到矿山开采,我们与水电九局深度合作,形成了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应等多赢局面。 ” 鹤壁恒源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企管部负责人尤建伟介绍,该项目集矿
第 1 页 共 4 页
产资源整合、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绿色矿山建设、智能化大型化砂石骨料矿山为一体,深化合作
创新模式,实现地企共赢发展。
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8 月 17 日的全省央地合作“ 云签约” 活动,助推地方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在鹤壁分会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与鹤壁市山城区人民政府、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与鹤壁经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总投资 14.3 亿元,加快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取得新进展。
“ 无论是此次‘ 云签约’ 活动,还是鹤壁恒源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方面的积极探索,都是我市聚焦产业转型、深化合作创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 市财政局(市国资局)企业改革与规划发展科科长郭宝利介绍,近年来,我市聚焦关键环节,做强实体产业,持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投向,加快形成国资监管“ 一盘棋” 大格局,实现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为深度拓展对外开放合作,支持国有企业与中央企业、省属企业、民营企业等开展合作,7月 29 日,我市还举行了“ 基金赋能 共享共赢” 省市合作集中签约活动,邀请河南投资集团等 12家省管企业,集中签订合作协议 9 项,从“ 试验田” 到“ 样板间”,持续打造合作共赢样本。
按照引入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培育一个集群的理念,目前,全市国有企业与中央企业
共签订合作协议 20 项,打造出央地、省市、省地、地企多种形式的合作标杆。
打造基金招商“ 朋友圈” 从“ 基金池” 孕育“ 产业能”
“ 中维化纤落地鹤壁以来,得到了各级X委政府和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短短 6 年时间,已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河南省瞪羚企业,这与鹤壁良好的创新生态和创新环境密不可分。为了支持企业发展,财政部门牵头为我们设立了专项基金,帮助企业扩充产能。” 中维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马天鹏介绍,中维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于 2020 年引入河南农开裕维先进制造业投资基金,主要用于新增年产 5000 吨尼龙 66 工业丝生产线。
市财政局企业政策法规与产权管理科科长华正秀介绍, 近年来, 市财政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财政资源统筹和资金使用改革,围绕我市“ 四优三新” 主导产业体系,发挥我市平台公司优势,以“ 基金投资+资本运营” 为手段,组织发起设立基金 13 只,整体形成了“ 1+12” 的母子基金架构,总规模超 47 亿元,有效撬动社会资本 38 亿元,累计投资项目 37 个,投资金额 30 亿元,以基金搭平台、引龙头、促发展、聚人才,已成为项目落地的“ 平台”、产业合作的“ 窗口”。
财政部门以基金为纽带,与省级基金、先进地区基金、知名投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