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平凉日报/2022 年/8 月/13 日/第 001 版
以人为本 创造更高品质生活
——平凉上半年经济发展综述(下)
本报记者 赵育娴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1.85 亿元、增长 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8.75 亿元, 同口径增长 15.2%;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44.3 亿元, 增长 18.1%,其中用于 11 类民生支出达 118.6 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475 元,增长 4.0%;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577 元,增长 5.7%;
新增市场主体 9492 户,完成个转企 273 户;
……
透过数据看实招。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定不移增进
民生福祉,随着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数据出炉,平凉“ 民生温度” 再度升高——
坚持强基固本 统筹推进城乡发展
4 月,泾川县成立优质苹果产业链X建联盟教育培训中心,聘请 6 名果品管理专家人才,15名果园管理“ 土专家”“ 田秀才” 活跃在产业一线、田间地头,为果产业发展“ 把脉开方”,指导群众种养管护、提高收入。
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赶考路上,乡村振兴是一道需要用心答好的“ 必答题”。
上半年,我市以国家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市建设试点为抓手,持续加大“ 三农” 工作力度、提升落实精度,坚决筑牢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的基本盘。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安置脱贫人口乡村公益性岗位 2.72 万人,启动编制 240 个发展类村庄规划,抓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 35 个、市级示范村 100 个。
搞养殖、 修果园、 建温室⋯⋯实施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 上半年全市牛存栏增长 8.59%,
出栏 16.96 万头,增长 12.09%。实施静宁苹果产业项目 78 项,完成老旧果园改造、撂荒园提质
9.6 万亩。建成日光温室 1578 座、钢架大棚 835 座,种植蔬菜 27.7 万亩。
走进中心城区各个项目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吊运中的钢筋纵横往来,建筑工人穿梭
于脚手架之间。
持续强化基础配套,城镇品质加快提升,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暨城市更新行动,平凉成功入围全国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天门塬综合开发、泾河干流综合治理、市体育运动公园、市中医医院、城市活力公园等项目加快推进。
城市体检、 乱象整治和基础配套成效显著, 累计拆除城市违法建筑和临时设施 38.1 万平方米,拆除整治广告牌和门头牌匾 1905 处,化解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 登记难” 问题 4.84 万套,一批影响城市形象气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 老大难” 事项得到有效解决。
聚力优化环境 市场活力加速释放
“‘ 保姆式’ 服务和高效优化的审批流程让我们愿意在平凉投资投产。” 平凉国维淀粉有限公
司董事长石玉宝告诉记者。
从洽谈、签约到落地我市,国维公司年加工 150 万吨玉米生产淀粉项目实现了“ 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跑出了全国同类项目建设领先速度。
“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重要的发展基础。
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 先导工程”,我市突出改革激能、数字赋能,着力破障碍、疏堵
第 1 页 共 2 页

点,优服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