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延安日报/2022 年/11 月/29 日/第 005 版县域纵横
让“ 精耕细作” 成为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
——志丹县强化统计工作纪实
通讯员 高庆荣 谷志华 记者 王锋
初冬时节,红都志丹大地热潮涌动,生机勃勃。全县上下齐心协力谋发展,团结奋进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向好、 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 在统计数字中闪耀出激情发展的音符: 2022年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06.48 亿元,同比增长 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49 亿元,同比增长 11.1%;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 6.87 亿元,同比增长 50.7%。
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志丹统计人划出了一条稳中向好、结构趋优、民生改善的美
丽弧线,走出了一条“ 精耕细作” 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路子。
用精确数字说话
“ 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任务,以新发展理念为基本引领,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在县人大十九届一次会议上,县长张星的讲话铿锵有力。
数据显示:30 余年间,石油工业一直占据着志丹县域经济的主导地位。如今,志丹县全县原油年产量保持在 450 万吨以上,天然气产量突破 12 亿方,油气经济的拉动效益依旧显著。与此同时,以天然气液化、轻烃综合加工为主的能化工业在志丹发展迅速,2021 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 190.9 亿元,同比增长 43.7%。
产业建设方面, 志丹工业园区建成投运了鹏翔食品年产 3000 吨糜子黄酒、 圣甜饮品年产 2300万瓶纯净水、富昌果业年产 2 亿只果袋等项目。精细化工园一期已投入使用,投运了洁能高科 3.3万吨混合烃分离、绿能油气轻烃精分厂、延长石油天然气公司 40 万吨 LNG、延长气田采气三厂双河净化厂等项目。
志丹县坚持把苹果产业作为富民之源,实现由面积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总面积稳定在 30 万亩,挂果面积达到 15 万亩,产量由2016 年的 5 万吨提高到 2021 年的 14 万吨, 产值由 2016 年的 1.8 亿元增长到 2021 年的 7.2 亿元,贮藏能力达到 3 万吨。志丹县被评为全省苹果北扩西进先进县。
东方希望集团纸坊稍沟仔猪繁育场基本建成,投产合作代养千头猪场 21 个;累计培育家庭农场 2889 个,被评为“ 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全域旅游蓄势待发,九吾山景区、保安革命旧址和红大旧址、刘志丹烈士陵园创建为国家 3A 级景区,永宁镇被评为省级旅游名镇。长征长城文化公园、猫巷峡谷、永宁山基础配套等项目有序推进;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新兴服务业逐步兴起。经济结构实现了由“ 一油独大” 向“ 多业支撑” 的转变。
为决策提供服务
“ 统计不能只是就数论数,必须让统计成果尽快运用到经济工作中去,及时、精准地发挥统计晴雨表和参谋部的作用,为抓好全县经济工作抢得先机、赢得主动。 ” 志丹县统计局局长白建华对记者说。
全县经济运行怎么样,企业生产经营好不好,市场销售稳不稳,投资势头又如何?对于这些,县统计局积极调研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重点问题,一系列分析报告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采纳。提出《关于全县“ 防疫情稳增长” 工作建议》《志丹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短板及建议》等,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