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兴安日报/2022 年/11 月/9 日/第 006 版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
踔厉奋发创佳绩(工信篇)
本报记者 李健萍 通讯员 郭磊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X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 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十年来,全盟工信系统多举多措稳预期、强信心,助力市场主体迎难而上、共克时艰,优先发展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高度重视园区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实施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全盟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进中育新、结构更优、效益更好的发展态势,为我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打造了坚实阵地。
回望X的十八大以来的工业发展历程,兴安盟摘星揽月,成果丰硕。
十年来,我盟工信人栉风沐雨,大力推动工业绿色崛起;砥砺前行,形成了转型升级的产业
新业态;筚路蓝缕,构建了创新发展的智能制造新格局。
一项项成果,一个个数据,见证着兴安盟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历程,成为“ 兴安盟发展这十年”最生动的注脚。
优服务 解难题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市场主体是稳定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市场主体面临的压力增多。面对挑战,盟工信局多举多措稳预期、强信心,助力市场主体迎难而上、共克时艰,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保障企业稳定运行,不断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运行监测分析,筛选 32户规模体量大、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有地方特色的重点工业企业,由 28 名盟级领导进行包联帮扶,全力协调解决企业“ 急难愁盼” 问题。同时深入研判供应链环节,推荐 25 家企业纳入自治区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 白名单”,定期调度企业原料保障、运输及人员返岗相关情况。发放国家、自治区通行证 1400 余张,有效地保障重点物资运输畅通。
为打通政企沟通渠道,建立全盟工信系统帮扶企业纾困解难工作群,第一时间转发各项惠企政策及相应解读文件,编印《惠企政策汇编》200 册并发放至重点企业,并联合税务局开展“ 帮扶企业纾困解难” 税费政策专题培训活动,有效解决了企业在日常税务申报方面的疑难问题。
为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积极帮助企业开展金融对接,向自治区推荐融资需求企业及项目,年初至今已帮助 6 户工业企业融资 3050 万元。同时,为盟荣信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等 4 家企业成功争取到国家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资金 1285 万元,同比增长 44.4%。并加大“ 助保金贷款” 支持力度,做到应推尽推,目前在保业务 8 笔,在保余额 3894 万元,切实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者领导能力,组织 70 名中小企业管理者和中小企业服务人员赴厦门
第 1 页 共 3 页

大学举办中小企业管理者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了《数字经济助力实体经济的思考》 《企业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等课程,切实加深了企业对数字经济及节能发展的理解,为推动企业更好发展夯实了基础。
在多项助企举措和政策红利的叠加下,年初以来,全盟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15 户,总数达到
113 户,1-9 月实现规上工业增速 10.3%,排全区各盟市第 4 位。
调结构 促发展
新旧动能加速转化 内生动力持续迸发
在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全盟工信系统优先发展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全盟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进中育新、结构更优、效益更好的发展态势。
起草出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