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西安日报/2022 年/5 月/11 日/第 004 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加速跑”
到 2025 年 我市开发区生产总值总和占全市 60%左右
记者 马昭
战略决定全局,战略引领发展。为全面促进我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将开发区打造成为实体经济的主要承载区、创新驱动的核心区、改革开放的引领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市委、市政府近日印发《关于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到 2025 年,开发区生产总值总和占全市比重 60%左右。
总体目标
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 10%以上
新发展阶段,开发区将根据市“ 十四五” 相关规划和市国土空间规划、现代产业布局规划,进一步优化完善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强化产业协同与配套联系,提高开发区的产业实力和发展质量。到 2025 年,开发区生产总值总和占全市比重 60%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 1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 8%以上,地区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 5.5%以上,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 6000 亿元,切实发挥开发区经济建设主战场、创新驱动主力军、对外开放主窗口、产业发展主阵地作用。
特色发展
各开发区定位鲜明
西咸新区:以先进制造、电子信息、临空经济、科技研发、文化旅游、总部经济为重点,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为统领,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发展平台总窗口、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为契机,打造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
西安高新区:以光电子、汽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为重点,聚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围绕建设“ 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点、陕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价值高地”,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西安经开区:以汽车、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为重点,围绕国家科技创新示范区、国家先进制造业示范区、国家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国家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建设目标,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型经济技术开发区。
西安曲江新区: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围绕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新型文商旅融合消费、大遗址保护利用、传统文化展示等,大力发展文旅商贸产业,打造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新时代品质生活样板区。
西安国际港务区:以发展临港经济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商贸物流、数字经济、现代金融、文旅体育等产业,加快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贸易物流商事服务通道和面向“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枢纽经济示范区。
西安浐灞生态区:以西安国际生态会展城为依托,重点发展会议会展、文化旅游、现代金融、
数字经济等产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人文交流、特色会展功能聚集区。
西安航天基地:以民用航天、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 能及智能终端等数字经济产业为重点,聚焦航天科技创新中心、光伏新能源产业创新中心,推进融合创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航天新城。
西安航空基地(富阎产业合作园区) :以航空制造为重点,加快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飞机
第 1 页 共 4 页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综合研制生产应用基地建设。围绕建设中国航空新城总目标,打造西安市先进制造业强市的重要承载地、有全球影响力的航空先进制造集聚区和航空国际合作样板区。富阎产业合作园区围绕航空制造与维修等产业,打造区域合作发展示范区。
创新发展
2025 年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 75%
大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牵引,进一步强化产业技术创新,高标准抓好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发展市场创新主体,大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打造创新型企业集群,到 2025 年,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9000 家,占全市总数的 75%。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支柱产业创新链建设工程,大力推动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标准。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实施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工程,推广“ 一院一所” 模式,加快推进校地、院地深度融合,实现协同发展。大力推动科技成果在开发区的转化落地。
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平台。开发区要聚焦打造立体联动“ 孵化器”、成果转化“ 加速器” 和两链融合“ 促进器” 三大目标,聚集优势创新资源,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开发区建设布局,推动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积极参与秦岭国家实验室创建,推动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国家超算(西安)中心等重大科研设施建成投用,高水平推进丝路科学城 建设,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开发区申建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结合重点产业和优势领域,有效组织整合产、学、研和资本资源,建设具有集成赋能能力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和孵化器。“ 十四五” 期间,全市开发区新增各级各类创新平台 650 家以上。鼓励各类主体加强开放合作和体制机制融合,鼓励领军企业牵头建立“ 创新联合体”。
集群化发展
2025 年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 300 家
开发区将聚焦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领域,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实施“ 链长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研发、生产、服务企业集聚。支持建设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和服务链“ 四链”融通的“ 混成组织”,以新型“ 产业中间组织” 为抓手,提升对“ 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的综合
赋能能力。大力培育行业领军企业,高质量推进上市公司产业园建设,以“ 政策+土地” 组合拳,撬动创新资源和资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