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学习时报/2022 年/4 月/4 日/第 007 版高端智库
让农村群众“ 有水喝”“ 喝好水”
浙江省庆元县委书记 蔡昉
水是民生之本、生态之基、乡村之魂。农村供水是一项保民生、得民心、稳增长的惠民工程,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现实需要。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更事关民生福祉。对此,县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张力,打通农村饮水安全“ 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喝上“ 放心水”。
全域统筹,下好“ 一盘棋”。从“ 有水喝” 到“ 喝好水” 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从源头到龙头的全过程,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牢固树立“ 一盘棋” 思想,强化各方保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将农村饮水达标提标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工程来抓,组建领导小组,落实主体,协同推进,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列入年度为民办实事的事项之中,列入各乡镇(街道)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严格责任捆绑,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坚持规划引领,完善农村供水工程规划、工程布局、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农村饮水价格等政策和体制建设,实现布局合理,统筹资源配置,持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建设。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努力克服县级财政困难,积极研究农村饮水达标提标的资金需求和筹措方案,通过整合其他部门项目,拓展筹资渠道,确保地方配套资金与省级以上补助资金同步到位。同时,可探索实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模式,不断完善资金保障。
因地制宜,打好“ 组合拳”。三分建、七分管,建设是基础。提升农村饮水保障水平,需高质量打好“ 管网延伸+联村供水+单村提升+水源保护” 组合拳。一是实施城镇水源及管网延伸工程。统筹各个部门,按照因地制宜、规划引领及能联则联、能延则延、能并则并原则,分类落实辖区内农村供水工程县级统管责任,确保农村供水监管到位、责任到位、安全到位。二是实施农村饮水达标提标工程。坚持因地制宜,对地处偏远、人居分散、水源条件有限的行政村和自然村,实施小型供水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统一规划、分类实施,统一标准、规范建设,统一管理、强化监管,统一政策、两手发力的标准化水厂,以点带面,集中统一供水,着力解决村镇供水水源工程小而散的问题。三是实施兜底保障工程。坚持底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