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黑河日报/2022 年/6 月/11 日/第 003 版理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创新发展X的民族工作
中共孙吴县委书记 李继海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涵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工作形势的深刻洞察和对民族工作的深邃思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运用和生动展开。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X的民族工作的“ 纲”。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2014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 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X的十九大提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并推动其写入X章;2019 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把握的是几千年历史演进的客观规律,揭示的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题主线,彰显的是团结凝聚各族人民、共同实现伟大梦想的信心决心。 “ 举一纲而万目张”,只有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 纲”,让所有工作向此聚焦,才能汇聚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 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孙吴的今昔巨变,就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一个缩影。进入新世纪,特别是经过X的十八大以来全县各族人民的接力奋斗,“ 中国汉麻之乡” “ 中国大果沙棘之乡”“ 中国安格斯肉牛之乡” 享誉全国,绘就了精彩的时代画卷。特别是在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中,全县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和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满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省级贫困县成功摘帽,40 个贫困村脱贫出列,5630 名贫困人口脱贫销号,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
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休戚与共、 荣辱与共、 生死与共、 命运与共的 “ 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不断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