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金昌日报/2022 年/8 月/23 日/第 001 版
稳中见韧 进中见好
——我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常建哲
数据指标名列前茅,产业发展动能强劲,发展支撑更加坚实⋯⋯一份份稳健的“ 半年考” 答卷,见证了金昌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连续两个季度获市州重点工作省级评价贡献奖, 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省级综合评价全省第 1 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65.3 亿元,同比增长 11.7%,增速位列全省第一;第二产业同比增长 14.9%,增速位列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0.2%,连续 52 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位列全省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17.3%,增速位列全省第一;外贸进出口总值 136.6 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 40%以上,居全省第一⋯⋯
今年以来,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叠加影响,市委、市政府知压奋进、知难而进、知责思进,紧紧锚定全年发展目标,落实落细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基本盘稳中加固,工业经济稳健发力,农业发展平稳有序,市场活力加速释放。三大产业竞相发力,多点开花,为完成年度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积蓄了强劲动能。
稳粮培优壮“ 三农”
骄阳涌麦浪,颗粒归仓忙。
盛夏,小麦集中收割的时节,在永昌县的广袤田野上,大型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饱满
的麦粒从卸粮口喷涌而出,机声隆隆奏响了今年粮食丰收的序曲。
今年以来,永昌县小麦一改过去开渠引水大水漫灌的传统灌溉方式,采用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新技术进行精量滴灌,实现了节水 50%、节肥 24%、节本增效 17%的良好效果,一举破解了难度很高的小麦播种机械化难题。
伴随着科技赋能农业生产, 永昌县重要农作物的耕、 种、 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目前已达 91.31%,
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玉米机收率达 98%左右。
机械化为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支撑。今年,永昌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 72.62 万亩,其中小麦 34.93 万亩,超额完成了粮食播种任务。
粮食安全是“ 压舱石” 和“ 定盘星”,是确保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市坚决扛稳粮食安全ZZ责任,今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 132.58 万亩,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 1265 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9462 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 8 万亩。
守底线、破难点、聚要素、抓示范。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疫情防控和“ 三农” 重点工作“ 两手抓、两不误”,统筹抓好春耕生产、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上半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 6.26 亿元,同比增长 9.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1275 元,同比增长 5.2%。
同时,加大力度培育提升高品质菜草畜产业链,继续实施乡村特色产业提升行动,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深入开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提升行动。落实“ 菜篮子” 市长负责制,蔬菜种植面积达到 28.77 万亩,畜禽总饲养量达到 271.2 万头(只) 、肉蛋奶总产量 11.04万吨。
兴产业、促发展、稳就业。为充分发挥产业带动农户增收作用,我市积极强化龙头企业、合
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吸纳入股资金 1249.9 万元,930 个合作社实现统一组织签订销售订
第 1 页 共 3 页
单,涉及农户 1.9 万户,销售农产品总额达到 1.95 亿元。继续拓宽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渠道,依托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超 10 万个就业岗位,吸纳中长期稳定就业达 1.3 万人,人均务工收入达 1 万元以上。
建新增产强工业
走进金川铜冶炼工艺技术提升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车辆穿梭、机器轰鸣,工人抢工期、
抓进度,处处洋溢着大干快上的奋进热潮。
该项目由金川集团公司投资 57.52 亿元建设,从今年 5 月开工,建成后每年可处理混合铜精矿 153 万吨,年产铜阳极板 35.78 万吨,年产值达到 260 亿元。
这条国内最先进的三联炉生产线建成后,将彻底解决铜合成炉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