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团结报/2022 年/8 月/20 日/第 001 版
砥砺奋进绘新景 继往开来启新程
——X的十八大以来龙山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本报特约全媒体记者 胡域 通讯员 瞿张华 肖寒
十载砥砺前行,十载春华秋实。
X的十八大以来,龙山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县各族人民砥砺
前行、开拓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2012 年至 2021 年,全县生产总值由 48.84 亿元增至 106 亿元,年均增长 7.6%;财政总收入由 3.35 亿元增至 11.33 亿元,年均增长 14.5%;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13146 元、4166 元分别增至 26516 元、12651 元,年均分别增长 8.1%、13.1%。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龙山县始终坚持把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践行精准扶贫的基本方略,实行五级书记抓扶贫,在农业农村部鼎力支持、长沙市对口帮扶、济南市市中区倾情帮扶下,累计投入各类资金 59.33 亿元,深入推进精准脱贫“ 十一项工程”,确保全县 11.95 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227 个贫困村全部有序退出、顺利摘掉贫困县帽子。
交通出行高效便捷。黔张常铁路、龙永高速建成通车,结束了县域没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历史。龙山至永顺二级公路建成通车,龙里、洗里、石洗等干线公路建成投用,桑龙高速加快建设,农村公路新修、提质改造 2344 公里,全面实现建制村通水泥路达到 100%、建制村通客运班车达到 100%、25 户 100 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达到 100%目标。
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城区面积加速扩大,功能配套逐步完善,城市承载能力和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化率达到 50.85%,县城中心城区面积由规划初期的 7 平方公里发展到 18 平方公里。全面实施 24 条城区道路升级改造、酉水河综合治理、岳麓大道改造、城乡同建同治等重大工程。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 93%,供水普及率达到 98.1%,饮用水源连续四年达标率 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
人居环境越来越美。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完成 65 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统筹推进 365个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 29 个,实施农村改厕近 2 万座,茨岩塘、靛房、召市、水田坝、惹巴拉等村镇建设项目全面竣工,乡镇卫生院、学校、道路亮化等建设基本完成,打造美丽乡村新形象,获评“ 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现代农业做优做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稳定在 120 万亩以上,形成了百合、柑橘(果蔬)、茶叶、油茶、烤烟、中药材、养殖等七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 141 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3 家, 建设 6 万亩百合基地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2016 年-2018 年连续 3 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2018 年-2020 年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授予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先进示范基地,2015 年-2018 年连续 4 年被评为全省养殖业目标管理先进县,龙山百合获湖南省首批“ 一县一特” 农产品优秀品牌目录,里耶镇入选 2020 年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
新型工业稳步推进。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由 29 家增至 49 家,规模以下小微工业企业达 500 余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至 5700 万元,产业开发区建成标准化厂房 20.67 万平方米(含企业自建),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使用,园区企业达 54 家。2021 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达 15.77 亿元。
全域旅游